7月29日,中國美協組織知名美術家、評論家與美術機構負責人召開加強文藝批評保障美術事業繁榮健康發展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中國文聯網段
澤林 攝
7月29日,中國美協組織知名美術家、評論家與美術機構負責人召開座談會。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與吳長江、潘公凱、劉健、張旭光、邵大箴、薛永年、張曉淩、梁江、胡偉、袁武、丁寧、謝志高、楊飛雲等參加會議。與會者圍繞當前美術創作存在的惡俗現象,以及如何加強文藝批評促進美術事業健康發展展開深入討論。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必然會伴隨大量的惡俗現象,美術界也不能避免。然而,美術批評本身確實存在問題,有思想價值的批評難以形成,批評無標準、無目標的現象,廣泛存在於美術界。”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淩指出了美術批評界的頑疾。
與呼籲美術創作出現精品力作一樣,美術界長期以來一直在反省如何通過文藝批評促進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可説者眾多,局面改觀不大。事實上,伴隨著藝術市場的繁榮,美術批評界形成了寫人的多、寫問題的少,配合展覽的多、獨立思考的少,肯定的多、批評的少的局面。而這一切,與美術界的慣性模式化操作——辦展覽、開研討會、上拍市“三段式”以及金融資本進入藝術市場後給美術創作帶來的固有格局改變密切相關。
與會者指出,當前美術界的亂象也是各種各樣,應予以關注。比如,美術品進入金融操作、股票炒作,古代和已故名家作品尚可接受,當代畫家未有定論,以股市運作將給大眾股民帶來大風險。這是有悖于藝術規律的。比如,美術品成為送禮用品,成為權力尋租的手段和助長腐敗的惡俗。再如,公共殿堂懸挂美術作品,缺乏選擇標準,有損藝術形象。美術展覽參差不齊,對外展覽以次充好,美術“大師”遍地都是。
在此背景下,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提出,美術批評家要加強理論學習,通過素質和學養的提高,建立起更為專業的評價標準。
職業操守和學術底線美術批評要始終堅守,這是與會者的共識。然而,什麼是真正的批評?我們批評什麼?怎麼批評?這些才是面對如今多元化的美術格局需要美術家認真思考的。
與會者指出,嚴肅性、學術性的批評和市場化、時尚化的言論在當下的美術界並存,甚至後者的影響力要超過前者。人情稿、軟廣告等充斥在各種展覽畫冊、報刊中,也正因為這樣,那些發自內心的良知聲音,兼具專業判斷、獨到發現的“真批評”才更為可貴。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中國美協等美術組織在抓創作、辦展覽中長期堅持的,而為文藝批評創造寬鬆環境以及形成獨立嚴肅的學術氛圍卻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共同營造。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楊飛雲表示,如果我們觀察整個國家的財政支出不難發現,文化在其中的比例是相當低的。可實際情況是,如果在文化上的投入不夠,一旦資本介入按照市場方式運作,很難保證美術事業和美術産業的平衡發展。
與會者一致呼籲,希望從完善機制和政策支援兩方面入手。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表示,國家只要投入不多的資金,辦好嚴肅的學術期刊其實並不難。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表示,如果批評只是建立在市場起主導的美術世界中,批評的規範和批評的良性運作架構很難建立。文藝批評的健康發展需要各方面通盤考慮、合力完成。
媒體的良知和責任或許也是解決這個尷尬的一個途徑,而這也是與會者一再強調和強烈表達的。新媒體改變了原有大眾傳媒的格局,習慣於在傳統紙媒發聲的美術批評界,已經感到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具有的強大傳播力。不少美術家也為很多有價值的評論得不到廣泛傳播而苦惱、無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嚴肅美術批評發聲微弱的現狀。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表示,當前美術創作局面的繁榮是不容置疑的,中國美協要繼續加強服務,採取具體措施服務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服務美術家出好作品,服務中青年美術家以利於人才成長,服務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