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騰飛廣州 激情亞運”攝影大賽展在穗揭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1 15:19:04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虎年,廣州因亞運而變美;兔年,這份美麗以圖片形式再現,讓人回味。20日,“珠江鋼管杯”《騰飛廣州,激情亞運》攝影大賽展覽在廣州文化公園拉開帷幕,從6000多幅參賽作品中精選出的200幅(組)獲獎作品的展現,讓眾多市民得以重溫亞運期間那份激情的喜悅。

本次攝影大賽由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廣州市攝影藝術研究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並創出了多個“最”:最先發佈以亞運、亞殘運為主題的影賽訊息(亞運倒數100日正式發佈);徵稿內容最廣泛(包括自申亞至亞殘運結束整個歷程);籌備時間最長(自2010年1月始);收稿量最多(收到6千多幅<組>作品)。

盛會雖已過,精彩仍能覓。影像的記錄,藝術地保留了廣州亞運的各種精彩瞬間,使之成為寶貴的史料。圖片內有兩個激情盛會開閉幕式的璀璨華美、有火炬傳遞路上來自四面八方的熱情涌動、有競賽場上成功的歡笑和失意的淚水、還有珠江兩岸唯美絕倫的靚麗風景。

在本次攝影大賽公開組中一舉獲得金獎、銀獎兩項大獎的蘇杏芳,就用鏡頭定格了亞運會藝術體操競技場上“雛燕飛翔”的韻律美和亞殘運會上參賽選手“人殘志堅”的精神美。蘇杏芳是一位普通的女攝影愛好者。四年前,因為喜歡旅遊而愛上攝影的她,拿起了相機從零學起。憑藉一個“勤”字,她不斷鑽研,成就了今天出眾的攝影水準。在金獎作品《雛燕飛翔》的四幅組圖中,蘇杏芳將女選手舞動彩帶的妙曼瞬間展現得唯美唯俏,簡潔的畫面充滿了無限張力,被評委稱為“一種攝人心弦的動態美”。而在《人殘志堅》的單幅作品中,蘇杏芳則把鏡頭對準了一位斷肢殘疾選手的背影,“因為他很特別”蘇杏芳説,“其他參賽選手都願意接受志願者的攙扶,唯獨他一再堅持要‘靠自己’,我被這種自強的力量感動了。”這幅富有情感的作品也深深打動了評委,獲評為銀獎。蘇杏芳在鏡頭外也是一個有心人,她把此次比賽所獲獎金全部捐給了番禺區殘疾人藝術團。

鏡頭下的故事還有很多。獲得本次比賽記者組金獎的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攝影記者柯小軍稱,他的金獎之作《新科飛人》“僅僅是因為幸運”。勞義登科成為“亞洲百米飛人”的那天晚上,柯小軍本來是奔著“追劉翔”而去現場,他還因遲到而被擠到遠離賽道的一個偏僻“地溝”上。但這個“死角”在勞義奪冠後卻意外成為了地利,柯小軍佔得有利角度抓拍住了勞義手舞國旗飛奔吶喊的豐富神情。畫面上的勞義,寫滿了激動與喜悅,極具視覺衝擊力。

其實,早在一年以前,“珠江鋼管杯”《騰飛廣州 激情亞運》攝影大賽組委會就開始進行籌備,向來自世界、亞洲各國和中國的新聞記者以及攝影家、攝影愛好者發出邀請,以《騰飛亞運 激情廣州》為題,全面記錄關於廣州亞運賽場內外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畫面。亞運期間,無論是街頭巷尾或是比賽場地,到處都能看到攝影工作者和發燒友認真創作的身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