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畫作吸引了中外觀眾的目光。
艾軒接受採訪。
中國寫實畫派作為目前最具影響力和最為活躍的藝術團體,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雖然這個團體只有30人,但王沂東、陳逸飛、冷軍等人早已進入千萬俱樂部,另有10余人也進入了百萬俱樂部,作品可謂接近天價。昨日,這30位畫家的237幅不超過一平方米的小幅作品在西安美術館集體亮相,讓眾多古城觀眾眼前一亮。
揭開畫家創作迷霧
小幅作品極具親和力
比起那些撲面而來的氣勢恢宏的巨幅油畫,小幅油畫似乎更有親和力。它們是畫家在直面寫生對象時的心靈的流露和藝術的表達,其靈動的筆觸在畫面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們細膩、精緻、溫情脈脈地潤物細無聲之感,漸漸地向觀眾滲透、傳遞寫實繪畫的理念。對許多普通觀眾來説,誕生作品的畫室顯得很神秘,而這些小幅作品恰好揭開了畫室中的重重迷霧。
此次 “2011中國寫實畫派小幅繪畫藝術作品展”由西安美術館、中國油畫院、人民美術出版社等主辦。展出了艾軒、楊飛雲、王沂東、陳衍寧、徐芒耀、冷軍、陳逸飛等30位頂級畫家的作品。其中有極具代表性的艾軒的《陌生人》、楊飛雲的《俯瞰彼得堡》、王沂東的《工人頭像速寫》、徐芒耀的《街景》等。除油畫外還包括了大量素描、速寫及寫生作品,從油畫棒到色粉筆,從水彩到油彩,從紙上到布上……幾乎囊括了所有架上繪畫材質。雖是日常寫生之作,但作品本身的品質毫不遜色。這樣展示的是藝術家創作中心靈流動的過程,也展示了創作的最真實最生動的一面,是普通觀眾沒有接觸過的另一種精彩。
“寫實繪畫太給力,技術含量高,畫家畫得很費勁,觀眾看得也費勁。小幅油畫更像國畫中的小品,有著大作品不能體現的生動隨意感,觀眾也不再那麼緊張,用緊繃的欣賞狀態來看畫了。”詩人艾青之子、著名畫家艾軒對記者説道。“小幅畫展能讓觀眾看到藝術家創作思維的演變過程,技術風格上的演變過程,以及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其生動感、新鮮感,是大幅作品不能取代的。”
藝術品為何那麼貴
天價炒作之風源於美國
寫實畫派的藝術家們一路走來,已經邁進了第6個年頭。6年來,他們的群體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由原初的13人已經擴展到了30人。當然,他們作品也越來越接近天價。一幅作品動輒千萬、百萬,這價碼中是否摻雜了炒作的因素,是否擰幹了水分呢?
對於當下藝術品炒作的現象和門道,艾軒了然於心,他直言:如果是那種長期維持高價位的作品,肯定是經受住市場考驗的,絕對不可能是很差的畫,更不可能是炒作的。因為一味地長期高價位炒作,炒家肯定扛不住。艾軒告訴記者,專業炒家一般對“低産畫家”都不屑一顧。“很早以前就有炒家找到府來,他們找過楊飛雲、陳逸飛等畫家。結果發現,我們的生産速度根本達不到炒家的要求。有些畫家認真畫上一年半載才能出作品,靠這種效率,炒家會很賠錢。其實炒作出來的作品特徵很明顯,就是畫得簡單、符號明確、速度超快。”
如今,國內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特徵很奇異:利好、水深、浮躁。近期甚至有人將一件藝術品拆分成無數小塊,分割成“股權”來拍賣,“股權”甚至還可轉讓、交易。這讓艾軒倒吸一口冷氣:“太新鮮了,我還得慢慢理解,只有數學高材生才能想出如此高明的主意。”他認為,以資本方式介入藝術品投資市場,會對藝術家帶來特別壞的影響,會使得藝術家更加浮躁、急躁、焦躁、暴躁,只一味追求製作效率,根本沒精力思考如何保持藝術水準。他告訴記者,其實,藝術品炒作是舶來品,最早起源於美國。放眼世界美術史,國際炒家最先炒作的就是美國畫家的作品,最後炒得像股票一樣。大家還都去接,價格就再也下不來了。後來這種風氣漸漸傳入國內。“做藝術品投資千萬不能盲目,不能追潮流,一定要多聽專家的意見,隨時保持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