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期待中國館“安家”威尼斯雙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10 12:52:44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中國在威尼斯雙年展上曾使用的臨時場地“油庫”(上)和“處女花園”(下)一直影響一些展品的展示。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希望中國可以在閒置的兵船廠設立固定的國家館。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 
【相關閱讀】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候選名單公佈
 

一直以來,中國在威尼斯雙年展上都沒有設立固定的國家館,而是沿用臨時場地“處女花園”和“油庫”,這對中國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形成了較大限制,但今年,這一現象或許會得到改變。

距離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Paolo Baratta)近日表示,希望中國可以在主展覽場地附近閒置的兵船廠設立新的、固定的國家館,這樣中國就可以擁有可長期使用的常規展覽空間。

歷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現場,主要分佈在雙年展公園(The Biennale Gardens)、威尼斯兵船廠(Venice Arsenale)和科雷爾博物館(Museo Correr)三大展區。

雙年展公園原稱城堡花園,在威尼斯市的東端,19世紀初由拿破侖在一片居民區廢墟上修建。最早在雙年展上設立固定展館的歐洲部分國家比如英法德等都在這裡“安家”。而義大利館因為專用於國際藝術展,另建了一座威尼斯館。

因為場地有限,保羅·巴拉塔主席希望其他國家可以在離雙年展公園不遠的威尼斯兵船廠設立固定的國家館。威尼斯兵船廠建於16世紀,由纜繩廠、車間、倉庫和船塢組成。這些由殘破的紅磚高墻圍起和粗大的圓柱支撐的廠房空空蕩蕩,正適宜堆放各類裝置,也適宜分隔開一間間微型影院或錄影室播映視像作品。

除了中國之外,保羅·巴拉塔主席還希望阿根廷、智利、墨西哥、阿聯酋以及巴林等國家一起在新的選址設立固定展覽場館。

威尼斯雙年展視覺藝術部分主管、蘇黎世藝術館館長比奇·庫萊格(Bice Curiger)表示雖然自己主張當代藝術的全球化,卻也不反對將藝術家的作品按照國別在各個國家館裏進行展覽。

“有時候,這麼做會顯得年代錯亂,但是,這樣又可以折射出作品的‘身份’。”庫萊格説,她希望每個藝術家可以回答這樣幾個問題,“‘藝術家社區可以被看作一個國家嗎?’‘哪可以給你帶來家的感覺?’以及‘如果藝術是一個國家,那麼憲法裏應該寫入些什麼?’”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將在今年6月4日至11月27日舉辦。

相關連結

一直受限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

威尼斯兵船廠此前多次舉辦主題展,但沒有固定國家館的國家也可能有機會在這裡參加展覽。主題展區尾部,有一座獨立的小倉庫,為義大利國家館,之後是一排倉庫型建築,左部為一個油庫,內部放有巨型油桶,場地非常跼踀,多年前曾被作為中國國家館的一部分進行了一個多媒體作品展示。

油庫外,有一片200至300平方米的綠地,即為這些年中國館主體所在“處女花園”。處女花園環境幽雅,但由於是露天,會影響一些展品的展示,且出於文物保護需要,如果搭建臨時建築,只能採取吊裝,不能下挖地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