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鄭希林礪金國畫作品展在京展出(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9 01:17:2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鄭希林接受視覺經典美術館頒發的證書

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01月10日,以“五色天華”命名的“鄭希林礪金國畫作品展”在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舉辦,展出作品60余幅。

鄭希林師從蔣兆和先生,從事中國畫五十余載,近幾年他的礪金工筆漢佛像和礪金唐卡受到社會各界的讚嘆。他的作品《華嚴三聖》被婆羅洲大公王國梁田國王收藏。《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被泰王國素博巴莫親王收藏並獲得泰國最高榮譽勳章。聯合國副秘書長貝南收藏了唐卡《白度母》、《和平頌》並授予親筆簽發證書。雍和宮主持嘉木揚活佛對鄭希林的唐卡愛不釋手,收藏了《釋迦牟尼及弟子》。

畫家鄭希林在開幕式上致辭

鄭希林一直潛心於工筆人物的刻畫,在他的長卷作品《水滸》中,人物眾多,構圖嚴謹層次分明,結構準確,神態著裝各異,形象刻畫深入,用筆既繼承傳統又有創新,緊隨人物形象,用墨自然,乾濕適度,韻律多變。《關公》《紅樓夢》《四大美人》《嫦娥奔月》《道教七真人》等等作品栩栩如生,氣勢磅礡,寓古於今,宛若一首首鮮活的史詩,令觀者沉浸于中國燦爛的古典文化藝術之中。

鄭希林長卷《釋迦牟尼成道圖》

《道教七真人》等作品栩栩如生,氣勢磅薄。機緣巧合,鄭先生有機會認識了拉撲楞寺的活佛格西科才慈智木請他做第一畫師並安排了藏族唐卡師傅傳授唐卡畫法及技法,活佛對鄭先生送給他的畫像唐卡一一西科才慈智木大為讚嘆。活佛帶唐卡有利了十七個國家。經過細心的學習研究和對佛教思想的孜孜探求,鄭希林的唐卡終於以獨特的風姿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他的唐卡作品既融匯了傳統唐卡豐富的內容和絢麗的色彩,也融入了他的中國畫工筆人物細膩的畫法,特別又應用了鄭希林獨特的礪金手法,可以説鄭希林開拓了唐卡藝術發展的一個新篇章。同時他對佛教與人生的思索成為他作品的閃光點。他的唐卡作品描寫的人物姿態萬千,豐富飽滿,呼之欲出,這一點也是對他多年工筆人物刻畫的體現。莊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釋迦牟尼成道圖》是鄭希林近幾十年繪畫的巔峰之作,歷經三載,嘔心瀝血,成就了中國唐卡繪畫的巨作。這幅以宏大的佛教歷史為題材為背景的作品,長達11.5米,共499個人物,在鄭希林精心構思,領悟,細緻的編排之下,一幅天國美景來到人間,真正實現了佛教的最高境界。此幅畫在規格,耗時,工序,人物安排,表現手法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我們無法評價它的價值。

展覽現場

每當和鄭希林聊起藝術創作時,他就像個孩童一樣充滿旺盛的求知欲 。藝術是關於美的學問,它和求真,求善的宗教本來不二,一體同源。他那一絲不茍,勤勤懇懇的創作風格和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他那顆慈悲的公益之心,已經把一尊“藝術之佛”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