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呂立新專訪:知識不是個人的,要回報全社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13 17:14:5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雅昌藝術網:從鑒定方面來説選這八個人是非常慎重地考慮了這些方面的因素,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來決定選第一批或者是以後的名家?

呂立新:第一批我們考慮有家屬從事鑒定工作,另外這一批都有大家公認的權威鑒定家,為什麼我們沒有選林風眠,也是很有影響的大藝術家,大家都知道林風眠作品市場極其複雜,大家不太敢有定論。現在説林風眠的作品誰是權威?張大千,張大千海外作品情況也極複雜,所以我們也沒有敢列在第一批裏邊,總的來説就是先易後難,因為這個工作從來沒有人做過,在中國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上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工作,我們現在屬於開創性地來做這個事,肯定先做容易的。

另外,第一批還有一個特點是作品數量少。但齊白石為什麼做第一批?因為他是標誌性的人物,中國現代方面不可能不先做齊白石。齊白石鑒定是比較難的,在這些作品裏邊鑒定齊白石是非常難的,因為大家知道他的作品情況特別複雜,為什麼把齊白石列在第一批的頭一個,因為按照我們的理解,齊白石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界的頭號大家,他就是一個標桿,就是一個旗幟,這是我的理解。儘管齊白石作品數量很多,鑒定起來也很難,但是我們還是把他列上,剩下其餘人有幾個共同特點,作品數量少,徵集起來相對容易,大家公認的有權威鑒定專家,另外他的後人都在一線直接從事鑒定。能不能保證他的作品收錄進來都是真的,就目前中國美術界的狀況,我們做的高度也就是目前的水準了,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雅昌藝術網:齊白石的作品存世量這麼大,像您講的市場作偽得比較多,您怎麼保證錄入進來的作品是真的?

呂立新:我覺得儘管齊白石量大,林風眠量小,但是鑒定林風眠比齊白石難多了。區別在哪?齊白石儘管量大,他有幾個特點,第一作品比較集中,他大量的作品在遼博、北京畫院美術館、齊白石紀念館、中國美術館,他的作品特別集中,集中在少數的這些國家館藏裏邊,包括海外的博物館裏邊,當年大家也是一批、一批的買的,這是一個原因,量大集中,也比較整齊。另外研究齊白石的人很多,因為他當時就很有影響,喜歡他畫的人就很多,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研究齊白石的鑒定專家力量非常強,誰想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師的鑒定工作,誰就要研究齊白石,別看他多,研究的人也多,相對來説這就簡單了。林風眠什麼情況?林風眠作品極少,並且晚年他在香港,作偽的情況特別複雜,都在海外作偽,都在香港、台灣作偽。作品也不集中,很少國家館藏,大部分在民間,又沒有權威鑒定家,缺乏研究者,這就難了。

《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項目的著眼點

學術梳理與市場需求

雅昌藝術網:為什麼《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這個項目會把著眼點放在二十世紀近現代這段美術史上?

呂立新:整個工程是我發起的。首先得説基本上就是我的理解得到了社會的共識,中國古代繪畫對我們來説已經做了很多遍了。在歷史上,特別是“文革”之後,包括在“文革”之前咱們國家已經一遍、一遍地篩選,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五人鑒定小組,啟功、徐邦達等老先生。

雅昌藝術網:古代部分都已經有很權威的梳理集錄了。

呂立新:對,近現代從來沒有梳理過,可以説近現代這一百年在中國美術史上堪比唐宋,現在已經有這個提法了,我覺得提得很正確,它是中國美術史上很輝煌的時期,群星璀璨産生了那麼多位有影響的藝術大師。特別集中,因為整個處於亂世。

雅昌藝術網:歷史變革的一個階段。

呂立新:新舊交替,正好處在上個世紀一百年的這個時期,社會動蕩産生了這麼多藝術家,作品很流散,沒人整理,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市場又迫切需求,拍賣會中國近現代出圖錄是最厚的那一本。市場最需求,這個時間段離我們最近。除了健在的,近現代離我們比較近,大家最關注!社會最迫切!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另外,從我做這項工作來説也確實是這樣,學生也好,家屬也好,還都和這批藝術家有直接的關係,再下去五十年更説不清楚了,就是很急迫。

比如徐先生有一些作品,廖先生還能回憶起來。如果現在説不清林風眠,再下去五十年還能説清楚嗎?更説不清楚,就是這種迫切,我們當務之急就做這個,古代已經梳理很多遍了,再差二十年、三十年也就是他了,當代不需要你做,藝術家都健在,並且真是隨著年頭越來越重要。

這次我們為什麼做靳尚誼,他自己一個人就把這個事解決了,你比如潘天壽,潘公凱還在,李燕看李苦禪的東西,晚年李苦禪的東西都是李燕在邊上,他爸畫他給蓋的印章,很清晰,再下去五十年想不起來了,就是這個特別迫切。靳尚誼的東西也是豎立一個標桿,其實做他的時候大家比較有爭議,但是我們想這是很有意義的。

雅昌藝術網:爭議在哪兒呢?

呂立新:二十世紀這些大畫家和前輩大畫家沒有形成定數。因為老先生也七十多了,趁著老人健康的時候儘快整理,這事最簡單。聽到我們這個消息之後,陳逸飛的太太從香港就回來,到北京來找我,説能不能做陳逸飛,她跟我説這個話的時候是前年,陳逸飛去世三年,有些作品已經説不清楚真假了。所以,這是搶救性的工作,包括我做二十世紀這是沒辦法的辦法,為什麼現在西方把一個很有成就的藝術家從他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做,這次龐薰琹的兒子在台灣,他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作品都做出來,他現在還健在,他自己都編輯、整理好了。這是原因,但願多少年之後我們中國文化發達了,不需要我們再回頭做這個東西,一定是隨著藝術家成長一套東西出來,這是比較科學的方法。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