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太空畫家”梁時民新作《暖冬》轟動世博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3 17:36:18 | 文章來源: 華西都市報

近日,由四川美協秘書長、四川美術館館長、四川省藝術創作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梁時民的新作《暖冬》從近200件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在世博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22日,《暖冬》從上海運回成都,華西都市報記者也第一時間見到了這件載譽歸來的巨幅畫作,梁時民在接受採訪時説:“這是我畫家生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幅畫作。”據了解,這幅唯一代表四川本土國畫的作品在上海展出之前,還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並獲得大獎。

大家和小家《暖冬》承載太多情感 太空畫家畫作兩次隨神舟“飛天”

在梁時民的辦公室,剛卸掉運輸包裝的《暖冬》臨時靠在書櫃上,高1.9米、寬1.8米的規格,需要仰著頭才能看清楚畫中的每個細節。作為四川本土最有名的花鳥畫家之一,梁時民用他最熟悉的繪畫技法描繪了這樣一個場面:在雪花紛飛的沼澤灘上,臥著二十五隻小憩的大雁,天寒地凍,周圍的草都枯黃了,大雁們不得不相偎取暖,有些還把頭埋到翅膀裏。面對肆虐的寒風,它們的眼神中看不出任何驚恐,而是充滿了堅毅和淡定。縱使畫面寒意十足,但從大雁的清亮眸子裏,觀者又看到了一絲暖意。

梁時民坦言,這個場景是他虛構出來的,屬於中國文人畫中最典型的寄物抒情。他透露:“這幅作品是我去年完成的,構思加創作的時間用了整整5個月。2009年是5 12大地震一週年,作為一名四川藝術家,我覺得應該創作一幅作品來歌頌偉大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選擇大雁是因為這是一種很有集體意識的動物,你看大雁在天上飛,基本不會有落單的,而且它們特別忍饑耐勞,再大的風雪都能扛過去,這是不是很像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四川同胞?”

在世博引發轟動的《暖冬》讓梁時民同時抒發了“大家”和“小家”兩種刻骨銘心的真實情感,“大家”能看出整個國家民眾的心手相連,“小家”的背後則是他和母親的生離死別。《暖冬》的畫面最上方有一隻身體虛弱的母雁正在整理羽毛,梁時民説,那只雁是他母親的化身。據了解,梁時民在創作《暖冬》時,正趕上患了三年食道癌的老母親病危。2009年6月27日,他在醫院陪伴母親,第二天一早,通宵沒合眼的梁時民看到母親身體稍有好轉,就趕回工作室畫25隻大雁中的最後一隻,他總是惦記著正在和死神搏鬥的母親,內心的無比難受使得那只母雁讓他整整畫了一天。當晚6點,當梁時民再次趕到醫院時,卻接到家人的電話:母親已經走了。這個噩耗成了梁時民人生中巨大的遺憾。

很多熟悉梁時民的圈內朋友都知道,他有個雅號叫“太空畫家”。原來,早在2005年10月,神舟六號發射升空時,梁時民的花鳥畫作品《遠聲》就受邀參加了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與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組織的“神州頌 中國畫長卷搭載神六飛向太空活動”,該作品隨“神舟六號”飛上了太空。從此之後,梁時民和“太空”結緣。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發射,文化部所屬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再次會同有關部門聯合舉辦神舟七號飛船搭載《和平頌》書畫卷的活動,向全國徵集和特約名家創作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篆刻作品56件,以代表中國56個民族,梁時民再次獲邀。梁時民潛心完成了一幅名為《不滅的生活》的工筆畫,反映奧運火炬傳四川,他採用了體現古蜀文明的三星堆文物構成的背景,而畫面前方則是充滿青春和時代氣息的四川女性奧運火炬手高舉火炬的場景 “將奧運火炬在富有古蜀文化底蘊的四川大地傳遞的情形描繪入畫,讓四川人的奧運熱情隨 神舟七號 遨遊太空,我覺得將是非常有意義的。”自己的作品參加了兩次神舟飛天,梁時民感慨地説:“這種榮譽比在全國美展上拿獎還更讓人激動。”

新館開建要隆重推出“巴蜀畫派”

梁時民是四川美術館的新“掌門人”,今年四川美術館新館在老館原址上重建,作為今後展示四川文化藝術水準、社會教育水準的一個重要窗口,它將會以怎樣的新面貌出現在本土藝術迷面前?梁時民向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透露,新館的設計方是當年設計水立方的那家公司,預計兩年半之後竣工,落成之後總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整體形狀如同“如意”。“美術館新館不光將成為展示四川文化藝術的窗口、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舉辦各種傳統或當代的藝術大展,我們還將輪換陳列館藏的500多幅珍貴的中國古畫,其中就有吳道子、鄭板橋、吳昌碩等人的真跡。”

同時擔任四川美協秘書長的梁時民還有個心願 早點推出屬於四川文化名片的“巴蜀畫派”。“現在西安在打造黃土畫派,廣西在打造漓江畫派,各個省市都在利用自己的地域特色整合藝術家的資源,大打文化牌,我們也不能落後。”梁時民表示,四川自古人傑地靈,出了不少全國聞名的國畫大師,“像張大千、石魯、陳子莊、吳一峰、岑學恭、趙蘊玉等這些畫家都是四川人的驕傲,可是近幾年,四川的傳統繪畫出現了滑坡,不光是後起之秀很少,而且我們的藝術家很少能創作出在全國産生影響的重量級作品,所以推出巴蜀畫派更加勢在必行,我們希望以此能推出一批優秀的藝術家,打造出能反映生活和時代,同時又具有深度的優秀藝術作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