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美學盛會:能否為中國藝術指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4 15:21:37 | 文章來源: 出山網

2010年8月8日,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在眾多中國學者的支援下,本屆美學大會的討論主題強調回歸中國傳統美學精神,扭轉一百年來“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繼承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著名美學家葉朗表示,目前中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分裂”,功利的、技術的物質生活佔主導地位,而人們的精神生活相對貧乏和空虛,他希望借此次大會拯救精神,在全社會掀起重視美育的熱潮。他認為,中國美學“特別關注人的心靈”,跟民族精神塑造有著很深的關係。

中華美學學會主席汝信也強調中國美學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美學、西方美學、印度美學和伊斯蘭美學等在相互交流中不是説誰戰勝誰,而是要互相借鑒,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國際美學協會主席卡特在致辭中説:“在美學世界,即使是不完整的事物也有價值”,也意在提醒國際美學界要尊重各國自己的美學傳統。

中國藝術的發展之路

本屆世界美學大會特設中國藝術分場,學者們的討論不僅僅涉及到中國傳統藝術本身的問題,而且還討論了中國藝術背後的哲學問題、文化問題,既有學理的價值又對中國藝術的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將莊子哲學與西方後現代藝術進行比較。一個是東方中國的莊子哲學,一個是西方後現代藝術;一是哲學,一是藝術——看似“不倫不類”,但他認為,道家哲學與西方後現代藝術有相通之處。張世英説,後現代藝術是對西方近現代一味重界定、重分析的科學至上主義和理性至上主義的反叛、批判;但又由於傳統的凝滯性和頑固性,未能擺脫嚴格劃界、非此即彼的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又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聲稱否定藝術、否定美,否定感性美、視覺美,只講生活境界,只講思想,以致畫家放棄繪畫。

在張世英看來,後現代藝術家所謂“模糊”藝術與生活間的界線的口號,主觀上意在反傳統思維方式,客觀上卻讓生活脫離藝術,思想美脫離視覺美,未脫傳統思維方式的窠臼。後現代藝術中,某些由作家刻意製作的非日常生活的生活作品和行為作品,皆由此而來。“把視覺美、感性美與生活美、思想美絕對對立起來,是西方後現代藝術的一大缺點。”

中央美術學院的潘公凱教授指出,西方人對於中國藝術其實是很關注的,在西方著名大學裏都有亞洲藝術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專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招的博士比我們招的還多。然而,中國藝術並沒有因為這種關注而顯露出真正的光芒,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藝術最精粹的部分沒有得到理論的闡釋。在討論當中,北大藝術學院朱青生教授也提到,中國的造型藝術早在唐代就已經達到輝煌的高度,敦煌的壁畫、石窟的藝術水準令西方人驚嘆,然而在士大夫主導的主流藝術評價當中,它們的地位卻遠遠不及書法、水墨畫。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人為什麼對小小的紙片上的線條墨跡那樣癡迷,因為他們難以理解中國藝術的內在的、精微的層面。

潘教授説,整個二十世紀,中國學界所使用的語言系統是以西方學術語言為主導的,但用西方的概念、理論、觀察角度來解説中國的藝術,總是在一定程度、一定層次上就説不清楚了,而中國人除了這套語言體系,就只有古代的語言,只能搬出孔子、老子、易經的概念,這也説不清楚中國的藝術。我們現在最需要建構中國當代藝術學的概念體系,用當代人容易接受的語言來解釋中國藝術傳統當中那些最有價值的地方。

潘教授還指出,西方人特別強調藝術史發展的前後遞進關係,不論是藝術,還是藝術研究的概念,都是一個潮流取代和否定前一個潮流,但中國人對事物發展的理解並不是這種直線的進步論。中國人愛用舊的概念,但在不斷的體悟當中,總是推出新的理解角度。這種做法,看起來是“怎麼説都對”,但其實是有發展的。這是中國概念建構的方式與西方不同的地方。對於中國建構自己的藝術美學理論體系,潘教授認為,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好時機,21世紀的中國藝術可以通過理論上的重新建構,進入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階段。

民族主義觀念膨脹

也有學者認為,從近年美學界熱中建立中國美學體系的聲勢以及本次大會組委公佈議題來判斷,本屆美學盛會是一場民族主義學術秀,來自各國四百多名學者將成為名符其實的捧場者。因為二十多年來的中國美學沒有取得實際性成果,反而日益成為一種典型的衙門學科,對文化保守勢力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他們指出,經典的美學理論已無法解釋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問題,更不能充當藝術創作的指導思想。而當下美學在中國異常活躍,恰恰説明瞭中國文化藝術與理論水準的整體滯後,並迎合了當前氾濫的民族主義思想情結。

本屆北京世界美學大會的召開,無疑激勵著中國民族主義美學的空前膨脹,對今後學術思想與文化藝術必將起到負面的作用,因為中國思想學術缺乏自由獨立、多元對等、相互制約的生態機制,美學只是整個學術氛圍的縮影。另外,當代中國學者普遍缺乏探索真理、追求正義的獨立人格,加之權力干擾和利益誘惑,使知識分子不是主動討好權利就是自律規避現實,給民族主義狹隘思想提供了絕對的空間氣候。美學在中國的異常亢進,它極有可能是保守勢力和極權主義的同構效應表現,而不是基於學術自身發展規律。

期待大會召開的圓滿完成

至於本屆美學盛會的本身性質和討論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當然,我們期待它能為中國藝術走向指出一條明朗、有益之路。

這次大會是世界美學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600多位外國學者和400多位中國學者參加大會,創造了歷屆大會參會人數最多的紀錄。會議將在5天的時間內舉行6場全體大會,25場專題會議和108場分組會議,並開設“中國藝術”、“藝術教育”與“舞蹈美學”三個分會場。會議期間,在北大還將舉辦當代中國油畫邀請展、非洲木雕藝術展以及古琴、崑曲沙龍,北京舞蹈學院還將推出題為“大美不言,國舞集萃”的中國古典舞蹈演出。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180幅農民畫亮相銀川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