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吳冠中:理想國的城門衛兵

吳冠中:理想國的城門衛兵

時間: 2010-06-28 17:36:01 |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展評 >

北京時間6月25日深夜,吳冠中在北京逝世。“我願當柏拉圖理想國的城門衛兵。”去世前一個月,吳冠中在他最後一篇專欄文章中如是説

那個振聾發聵、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吳冠中走了。

北京時間6月25日深夜,離自己的91歲生日只差10天的時候,吳冠中離開了這個讓他眷戀的世界。

遺囑“三個不需要”

6月27日,作為一個普通的敬仰者,記者隨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一道前往吳老家弔唁。

在北京城南,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中,一代繪畫大師吳冠中生前就住在此處。樓道裏很安靜,空氣中飄著淡淡的百合花香味。看電梯的阿姨説,這一家這幾天很安靜,除了昨天來過一群手持鮮花的學生。

進門的那一刻,吳冠中的兒媳婦把花圈上的輓聯輕輕拿去。此刻,吳冠中的老伴還不知道吳老去世的確切消息,她現在面對滿屋親人和花籃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當聽説中國美術館臨時決定7月5日舉辦吳冠中館藏作品展時,吳冠中的小兒子一下就哽咽了:“爸爸生前説,他所有的心緒和想法全在作品裏。”

吳老家裏的案臺上,有一張吳老的遺像,下面放著九卷本的《吳冠中全集》,沒有牌位。這個簡陋的家是當年非典時裝修的,深色的木地板和淺色的墻漆,除了迎門的墻上有一幅織有凡·高油畫的挂毯,沒有任何裝飾。

在吳冠中不足5平方米的書房裏,除了靠墻兩個裝滿畫冊和書籍的鐵架子,就是臨窗一張比課桌略大的書桌和一張椅子。椅子拉開就幾乎頂到了書架。空氣裏瀰漫的是很克制的悲痛。

事實上,吳冠中走得很清醒。關於後事,他生前就反覆交待了多次。大兒子吳可雨説,週三(6月23日)時,吳老就已經預見到自己這次出不了醫院,週四時特意囑咐自己的孩子帶母親過來——此前,吳冠中住院期間一直不讓老伴去醫院看望。

“爸爸説死後要做到‘三個不需要’,即走了以後,不搞遺體告別,不搞追悼會,不留骨灰。”吳可雨説。臨別,父親還不忘向他交待:把今年剛畫完的四幅畫送到香港參加香港藝術館的吳冠中捐贈展。

而吳冠中自己認可的那些畫,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幾乎都捐贈給了國內外各大美術館、博物館,“不留遺産給子女,我的作品屬於人民大眾”——這是他生前的諾言。

一則百餘字的簡單訃告挂在清華大學的官方網站上。吳冠中生前所在單位清華美院新聞負責人關春妍解釋説:“為了不違吳老生前遺囑,清華大學吳冠中治喪辦公室只舉行一個簡單的悼念會。”

“每天都在否定自己”

人們都還記得,幾年前吳冠中曾説過,還剩兩件事要做,一件就是“要講真話”;其次是要把作品都捐給人民。

回頭來看,吳冠中這幾年差不多都在做這兩件事情:陸續把自己的作品捐獻給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以高齡接受多家媒體採訪,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喚——2007年,吳冠中“以獎代養”、“取消美協、畫院”、“中國美術比非洲還落後”等言論激起軒然大波。

而據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回憶,“吳老今年還先後兩次邀約,想和我深入探討中國美術的問題。奈何我一直公務纏身。”中國嘉德董事總裁王雁南則表示:“吳老一生坎坷,但從不失率真和誠實。吳老創造財富無數,但從來簡樸無華淡泊名利。”

大連收藏家郭慶祥正準備即日赴京弔唁,他收藏了近50幅吳冠中生前畫作。在與吳冠中交往的日子中,郭慶祥覺得吳老每一次發人深省的思考都給他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他説,我每一天都在否定自己;他説,如果我是一頭牛,要是擠不出有營養的奶,那就擠出血來;他説,中國的美盲比文盲多;他説,我就像醫生一樣,給你們看病。”

在藝術評論家賈方舟看來,“吳冠中是中國現代藝術的啟蒙者。”耄耋之年的吳冠中更以一種近乎執著的心態保持著自己的創作,他生前笑言:“如果不能創作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尊魯迅為自己行動楷模的吳冠中,還説過“兩百個齊白石也抵不上一個魯迅”。

“我願當柏拉圖理想國的城門衛兵。”去世前一個月,吳冠中在他最後一篇專欄文章中如是説。

人物檔案

吳冠中(1919~2010):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國內外已出版畫集40余種,文集10余種。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吳冠中各類作品總共成交1417件。他的17.8億元的總成交額,在中國古今所有畫家中,僅以0.4億元之差遜於齊白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