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畢業展=藝術節+招聘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1 16:56:09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記者:往年中國美院的畢業展大多從3月份開始到6月份結束。今年為什麼將展期濃縮到6天時間,採取“畢業周”這種形式?

王讚:實際上這也是中國美術學院教學部門意見,以往畢業展的安排一直以“抽籤”的方式,抽到早的係要從3月份就開始辦展,而晚的要到6月份,中間相差3個月。誰都不願意最早或最晚,最早辦展的同學的問題是:所有教學安排計劃都打亂,必須把畢業創作、畢業論文安排在大四第一個學期完成,當展覽辦完後面3個月學生就不知道要幹什麼了。而畢業展的時間安排在最後的學生也很苦惱,當他把畢業展辦完的時候,他還有一整套論文答辯以及畢業的程式需要處理,但是學校很多工作已經停滯,需要補考或論文答辯過程中需要修改論文的同學,就沒有時間來補考或修改論文,這樣他們就面臨著拿不到學位的問題。所以,這是我們決定以“畢業周”形式呈現畢業展的一個客觀原因。

尤其重要的是,作為全國一流的美術院校,學生報中國美術學院的時候都帶著一種嚮往和期待,我們更加重視招生,也就是“入口”的工作,對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關注較少。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對於一所名校來講,這在人才培養上是不健全的,我們應該讓優秀的畢業生也有好的單位、好的出路。近些年來,大學生當中出現很多問題,如經濟上的問題、戀愛觀的問題等等,但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就業問題。就業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就業壓力可以解釋為面對社會不知所措,從而感到焦慮、迷茫。如果良好的就業平臺搭建起來,就可以很好地化解他們的這種壓力,既把我們名校培養的人才用到合適的位置,也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校園更加安定、和諧。而且,這對於我們今後的人才培養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對於社會對人才的認可程度有很大影響。

這些計劃的實施,需要一個平臺。所以,在畢業展這樣一個同時推出的平臺上,我們學校教學部門、學生處為學生搭建一個就業諮詢的公共平臺,讓我們學校內部和外面的用人單位有一個很好的接觸。通過接觸、交流、了解,使我們的人才有更好的去向。所以畢業、就業的問題,就成為我們這次展覽的一個主題,希望借助於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我們的學生有一份更好的工作。

而且,這樣的形式更利於整體、集中地宣傳所有的專業。畢業展像節日一樣向市民們敞開,讓市民們了解學校的教學成果,讓家長們也知道學生在四年當中的收穫。

記者:將畢業生創作周與就業創業服務周相結合,是中國美術學院在促進就業創業工作中的新嘗試。您能説説實施這一工作的具體措施嗎?

王讚:具體措施學工部基本上已經安排妥當。在華東地區,我們已經聯繫了相關的人事部門,各地的人事局,包括很多企業單位,比如浙江義烏,當地有很強的實業實體,但是恰恰很多企業缺少設計的參與。他們對設計人才有強烈的需求,而我們的學生對當地又缺乏了解。所以要讓企業先來看我們學生的作品,如果他覺得這個學生好,有創意,希望錄用這個學生,他們就可以面談。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關係。今年大概有一百多家企事業單位會到我們這裡來看學生的畢業展。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種方式向全國蔓延開來。讓我們學校的人才不僅僅局限在東部地區,我更希望在西部地區都能蔓延開來。西部地區一些非常好的學術單位,比如説敦煌研究院等等,他們需要大量的美術人才。但我們的學生大部分都不願意到那些地方去,其實那些地方條件是非常好的,而且有很好的學術研究方向和環境。目前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想法,這樣做下來是不是會有成果,就看活動的結果。我們會把這種大規模的畢業展示方式形成一個迴圈,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好的就業環境。

記者:據了解,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的畢業展也是全院同時展出,他們是放在江蘇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院有沒有考慮過把畢業展放在更大規模的美術館中舉行?

王讚:我們把這次畢業展看作是我們教學流程中一個常態的展示,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流程,也想讓學生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畢業展。讓全院同時展覽,也可以讓各教學單位之間有一個相互學習交流、比較借鑒的機會,也是促進教學深化研究的機會。如果這一屆放在浙江美術館裏舉辦,那下一屆放不放,學生肯定會有意見。所以我們就安排在學校,而且空間還非常有序,當展覽全部出來的時候,你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作品,那是很有趣的。我們6月11日至17日在南山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裏會有一個集中的“優秀作品展”,就是把各個校區所有的作品按照八比一的比例評選,將優秀作品拿到一起,集中推出一個優秀作品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