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自稱北宋大臣後人:《清明上河圖》真跡將現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1 09:20:41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在5月1日開展的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展出國寶級畫卷——《清明上河圖》的巨幅放大電子動態版,引起廣大參觀者的熱烈追捧。而對這一幕,遠在肇慶市德慶縣的市民梁先生卻另有感觸:《清明上河圖》真跡可能在我這裡!

  昨天,梁先生秘密邀請了本報記者,在一個偏僻而保密的地方展示他祖傳的《清明上河圖》。

  昨天上午,記者如約來到德城一間小商鋪。隨後,梁先生取出一個木盒擺在桌上,用小刀輕輕刮去封著的蠟黃。打開蓋後,去掉兩層防潮膠紙,最後打開一層絲綢裹布,才看到卷著的畫。

  梁先生戴上早已準備好的手套,將畫卷緩緩展開。“千萬不要用手直接觸摸,得戴手套。”記者通過放大鏡看到,圖中人物的確栩栩如生,神態各異。令人讚嘆的是,圖中人物的頭部大多只有綠豆粒大小,但眉毛、鼻子、嘴巴和神態卻都很逼真,活靈活現。圖中屋子的瓦片、樹木的枝葉等也都畫筆細膩。

  “我個人認為,這才是原跡!”梁先生語氣十分肯定。

  自稱北宋大臣後人

  梁先生稱,他是北宋大臣梁濤的第32世孫,這幅畫輾轉到了他的家族,一直保存至今。記者看到,這幅畫右側卷首有五個飄逸的篆體大字“清明上河圖”,再右側是“翰林學士趙孟頫題”的行書。畫的上下左右還印著各種字體的紅色印章。“‘清明上河圖’這5個字是宋徽宗親筆題寫,上面還有個龍形的印章。‘翰林學士趙孟頫題’的上部,是個疑似‘雙龍’的印章。”

  在“明”字的下端,有一個拉馬車飛奔的印章,“那是張擇端的‘張’字,這是另一個重要證據,因為北宋畫家不太喜歡寫上自己的全名,就算寫也用藝術的方式來表現,比如畫在樹根上等等。這是‘張字馬車’長方印。”

  畫卷的最後,是金代張著的題跋:“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于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于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大定丙午清明後一日。燕山張著跋。”

  “我等著專家來鑒定”

  為了這張畫,梁先生歷時9年研究。據他研究,此《清明上河圖》為手卷,畫于白竹紙上,首有張擇端的寶印,尾有跋文,另有宋太祖、英宗、徽宗以及明代宣德皇帝的印璽,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題字鈐印。

  梁先生考證説,《清明上河圖》畫于宋仁宗丙申年(1056年),成畫于宋英宗丙午年(1066年)。而《清明上河圖》的“出世”則是在1066年,穎王(後來的宋神宗)趙頊迎娶向氏為皇妃後,皇宮內舉辦“大宋帝國圖畫錦標大賽”,最終選出了神品5幅,“妙品”60幅,“能品”若干。其中張擇端一人就有《清明上河圖》和《西湖爭標圖》入選。

  到了元代,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大書畫家趙孟頫出任忽必烈朝大臣時,以身體有病為由,請假回家養病。回家前夕,從宮中借出數十幅歷代名家珍稀字畫回去研究。四年後,趙孟頫“病癒”回來,交回的是由其妻子、兒子、弟子、侄子、姨子等共繪的摹本(後人將之戲稱為“五子登科圖”)。該摹本後來被清宮內府收藏,真品由趙孟頫家族收藏了150年後,因社會動蕩失散民間。

  到大清康熙年間,此卷被大鑒藏家、翰林學士梁清標收藏。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梁清標府第被毀,《清明上河圖》真品再次流落民間,後來就傳到了梁先生祖上手中。

  目前,這一消息已經引起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關注。昨日下午,他們派人與本報記者聯繫,有可能派出專家前來鑒定真偽。

  相關資料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

  這幅畫描繪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會生活與習俗風情。《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如今珍藏在故宮博物院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