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米勒畫作在巴黎世博名聲鵲起 曾被譏為土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22 14:56:1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拾穗者”忙碌在金黃色的麥田

  《拾穗者》,創作于1857年,展現出一派迷人的鄉村風光: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麥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似乎和她們毫不相關。

  畫作中,雖然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的表情,但米勒卻將她們的身姿描繪得如同古典雕刻一般的莊重。三個農婦的動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動作連貫的美,好像是一個農婦拾穗動作分解圖。扎紅色頭巾的農婦用一隻手握著袋子裏那一大束麥穗,看得出她已經撿了一會了;扎藍頭巾的婦女已經被不斷重復的一上一下彎腰動作累壞了,她將左手撐在腰後,來支撐身體的力量;畫面右邊的婦女,側臉半彎著腰,手裏捏著一束麥子,正在看是否有漏撿的麥穗。

  畫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兩塊頭巾那種沉穩的濃郁色彩也融化在黃色中,整個畫面安靜而又莊重,牧歌式地傳達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刻同情,以及對農村生活的摯愛。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樣,這幅畫內容通俗易懂,但又絕不平庸淺薄,而是寓意深長,發人深省,這也正是米勒藝術的重要特色。

“晚鐘”從遠方傳來依稀的鐘聲

  《晚鐘》,創作于1958年至1859年。畫面十分簡潔,米勒擷取身邊農民的日常勞作場景進行描繪,將普通的瞬間描繪成永恒的藝術經典。暮色中一望無際的田野,遠處隱約顯露出教堂的鐘樓,畫面前景是一對正低頭合掌祈禱的青年夫婦,身邊停放著獨輪小推車、簍筐、裝馬鈴薯的麻袋和農具。

  整幅畫面寧靜而安詳,一切都表明這對年輕夫婦在一天的勞作忙碌後停頓下來,畫面在此刻凝滯,原來是遠處教堂飄蕩過來的鐘聲使他們如此虔誠,觀者仿佛也聽到了遠方依稀的鐘聲。這對佇立在農田裏剪影一般的夫婦與地平線交叉的形式,使人聯想到了莊嚴、神聖的“十字架”,從而拉近了農夫、教堂與觀賞者的距離,並強化了教堂鐘樓的“音響”感應。

  在畫面中,畫家讓日暮余暉的籠罩、屏息靜思的農夫和靜穆沉寂的大地相互映襯;又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虛化,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裏傳出的鐘聲仿佛融為一體。畫作處處體現出一種寧靜悠遠的鄉村生活。 記者 陶寧寧

讓·弗朗索瓦·米勒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法國著名畫家米勒名作《晚鐘》將作為鎮館之寶在法國館展出。其實,這並非是《晚鐘》的首次世博秀。早在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上,這幅農民題材的作品就成了明星。一度潦倒的讓·弗朗索瓦·米勒也借那屆世博會,奠定了“農民畫家”的地位。

  曾被嘲笑“土氣”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出身於法國諾曼底省的一戶農民家庭。金色的田野、雪白的羊群、寧靜而溫暖的夕陽……這些自然而又質樸的景象深深吸引著年幼的米勒,他對於美的追求與嚮往也由此萌發。

  幼年時,米勒便表現出絕佳的繪畫才能,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受到了家鄉老師的讚賞和鼓勵,米勒由此立志學習繪畫。

  23歲那年,米勒離開了鄉村,前往巴黎並拜畫家德拉羅什為師。然而,五光十色、川流不息的巴黎城並沒有成為米勒眼中的天堂,這位來自鄉村的小夥子與繁華熱鬧的巴黎城格格不入。在德拉羅什的畫室中,米勒常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他們看不起米勒的出身,説他是“土氣的山裏人”。老師也不喜歡米勒,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歷讓年輕的米勒對巴黎全無好感,曾經的嚮往完全變成了厭惡。在米勒心裏,巴黎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沙漠,唯一可以稱得上藝術“綠洲”的只有羅浮宮。走進羅浮宮的大廳時,他曾驚喜地讚嘆道:“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儘管偉大的羅浮宮為米勒的巴黎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快樂,但生計的問題仍是困擾年輕畫家的殘酷現實。在巴黎,米勒可以稱得上是窮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貧困一度壓得他透不過氣來。

  為了生存,米勒曾經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也曾經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因為生存的壓力,米勒險些迷失了自我。

  直到有一天,他無意聽到了別人對他的評論:“這就是那個除了畫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喚醒了畫家沉睡的才華。此後,米勒下定決心,不會再為迎合任何人而畫,要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離鬧市重歸鄉村

  從那以後,米勒繪畫的主題開始重歸自己熟悉並喜愛的鄉村,希望能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法國農民純樸而勤勞的形象。

  1848年,米勒畫了一幅名為《簸穀子的女人》的畫作,賣了500法郎。他同好友、動物畫家夏爾·雅克商量,想用這筆錢去巴黎郊區的巴比松村定居。當時,畫家盧梭和狄亞茲已經在巴比松安家,米勒對於這種安逸的生活非常嚮往。不久以後,他邁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這也最終成為他藝術生涯的轉捩點。

  1849年黑熱病在巴黎城流行開來。7月的一個早晨,米勒帶著家人同夏爾·雅克一起坐上車,駛向距離巴黎90公里的楓丹白露。然後,一家人又背著簡單的行囊,徒步來到嚮往已久的巴比松村。望著成片的樹木和田野,這個農民的兒子終於再次聞到了大地的芳香、聽到了林間小鳥的歌聲。已35歲的米勒如同一個孩子一般忘情地歡呼著,讚嘆著大自然的美麗。

  正是在這個被世人認為窮困閉塞的小鄉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定居於此,米勒仍然要經受貧困的考驗,但出於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的熱愛,他沒有絲毫不快。每天,米勒都早出晚歸,他上午在田間勞作,下午就在簡陋的小屋裏作畫。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必須用自製的木炭條畫素描。

  艱苦的條件並沒有抹殺米勒對於藝術的不懈追求,他終於發現,自己是如此地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農民。

  “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曾經迷失的畫家終於找到了自我。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創作最為豐富的時期,後世家喻戶曉的名畫,如《播種者》、 《牧羊女》、《拾穗者》、《晚鐘》、《扶鋤的男子》、《喂食》、《春》等,都在這裡誕生。

  世博會上獲得盛讚

  米勒的畫作真正在畫壇引起巨大的反響,要歸功於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

  在19世紀60年代之前,米勒的繪畫並沒有引來過多的關注,甚至屢遭拒絕。在1855年巴黎的世博會上,米勒雖然也有一幅畫作入選,但反響也不大。

  直到1867年,米勒在這一屆世博會上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鐘》在內的8幅作品,人們這才意識到米勒在藝術上的非凡價值。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對於米勒的繪畫頗為喜愛,他讚美《晚鐘》的畫風充滿了人道關懷,這一評價使米勒的人道畫家之名開始遠播。巴黎市民則普遍對《拾穗者》青眼有加,認為它畫出了農民的辛勞,至此米勒又被冠以“農民畫家”的稱號。

  而更為重要的是,後期的印象派畫家們在米勒所畫的天空背景中,發現了光線的絕妙,一股開創新世紀的風潮逐漸形成。

  繪畫事業雖然漸入佳境,可米勒的身體卻每況愈下。1875年,61歲的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與世長辭。

  米勒在世時,總是飽受著貧困的折磨,但他過世以後,其畫作卻身價倍增。米勒的一些作品一度流落海外,其中就包括《晚鐘》和《拾穗者》。米勒死後不久,法國為購回《晚鐘》,竟花費了80萬法郎。1890年,《拾穗者》也終於回到故土。

  【世博會人物榜 】

  米勒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米勒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鐘》在內的8幅作品,被冠以“農民畫家”的稱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