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女藝術家尹秀珍“第二張皮”展延續傳奇故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9 17:21:03 | 文章來源: 藝術網

訪談:尹秀珍+丁曉潔(99藝術網)

  尹秀珍是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中極具特色的一位女性藝術家,她的風格質樸並慣以運用布質材料突出自己對全球化、城市化、工業化所帶來諸多問題的理解並給予獨特的認識。3月19日尹秀珍在佩斯北京舉辦了她在798的大型個展《第二張皮》,在人類沉湎于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我們丟失的是什麼?速度在帶給人快感的同時又在毀滅著什麼?“第二張皮”亦真亦幻仿佛冥冥之中提示我們曾經擁有又隨意丟棄的傳統與文明……

  99藝術網:你這次在佩斯展出了將近20件作品,準備了多長時間?

  尹秀珍:大約是兩年。

  99藝術網:這次的展覽“第二張皮”所用“布”作為材料是否延續了你以前的風格?

  尹秀珍:事實上,我並不是用布做作品的藝術家,我使用的是穿過的衣服。因為衣服有她特有的語言,我從1995年開始用穿過的衣服作為作品的材料和元素,起先使用的是我從小到大的穿過的衣服,創作了作品《衣箱》。之後收集其他人的衣服開始對人的經歷和歷史以及時代的印痕進行重構。這些收集來的衣服,就是人的縮影。她曾經包裹著帶有溫度的身軀,當進入作品的時候仍然散發著精神的溫度。但是衣服只是我不同工作方式中的一種重要元素,水泥混凝土,鋼鐵也是我作品的元素之一,她們有各自的語言,她們都是這個變革大時代的代表元素。

  99藝術網:“第二張皮”展覽中我們看到了你在材料運用上的一些變化(海綿、商標……),你是如何把形式與自己的觀念結合起來的?在創作中你更側重哪一個?

  尹秀珍:可能是衣服的作品被介紹的多,看到其他的就覺得變化了。我從1995年的第一個個展時就開始使用了水泥、衣服、照片等材料,十幾年來一直在多重的道路中探索。其實任何一種材料的運用都來自生活本身的感悟,有感覺才使用它。通過作品可以使很多精神的因素顯現出來。

  99藝術網:你説過“不幸的是在全球化之下﹐很多城市已經越來越相似了。”那麼最觸動你的是哪部分城市與人的變化呢?

  尹秀珍:當然是身邊的城市和人,我們處在一個不可複製的巨變時代,我們經歷過的甚至比虛構的故事還離奇。時代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去體會幾輩子于一身的變化,也激發了想像力和發出質疑的憂嘆。

  99藝術網:你的裝置作品因為大量使用“布”“舊衣服”作為材料,會不會有很多人為此給你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簽,對此你怎麼看?

  尹秀珍:我覺得藝術中的“性別標簽”,有失對性別的尊重。有時象硬加在女性身上的印記,麥克凱利經常用布娃娃縫合在一起製作作品,林明宏一直在畫花布,如果他們都是女藝術家的話,一定也會被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簽。

  99藝術網:能不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項目計劃系列”?

  尹秀珍:我做的個展是“項目92:尹秀珍”,展出的是我2007年做的裝置作品《集體潛意識》,是一輛被切割後的小麵包車,中間用400多件縫在一起的不同人穿過的衣服把車加得很長,象一輛加長的公共汽車。由“集體”構築一個潛意識的承載物, 由“集體”選擇一首他們認為好的音樂作為這件作品的聲音。形成一個集體潛意識的生命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