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藝術館專題探討顏文樑繪畫光色精髓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炎黃藝術館專題探討顏文樑繪畫光色精髓 | 上傳: 2010-03-31

 

2010年3月31日下午,“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系列·顏文樑藝術大展”首場藝術專題講座在炎黃藝術館舉行,該講座主題“顏文樑繪畫中光色的嬗變”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在藝術大展背景下舉辦相關學術講座,已成為炎黃藝術館的慣例,同時表明由民生銀行捐助運營的炎黃藝術館,更注重於文化藝術普及的深度,注重於對二十世紀中國現代美術發展歷程的全面探討。

主講人尚輝為藝術史學博士、中國美協理事、《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對顏文樑及其藝術具有深入的研究,此次講座的主題“顏文樑繪畫中光色的嬗變”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光感的追蹤;光色融合之一——西洋水;光色融合之二——故鄉土;光色融合之三——意象詩。

尚輝指出,在光感的追蹤階段,顏文樑通過對十六、十七世紀西方古典繪畫大師藝術的研究、摹倣,以東方人的理解方式再現了身邊特有的濃郁生活情趣,貼近自然,洋溢著東方特有的情調;在光色融合的第一階段,顏文樑赴巴黎求學,這一時期畫家對光與色的感受更加敏銳,色彩更加厚重、有力,筆觸更加細緻而富有激情;在光色融合的第二階段,既是畫家個人內在藝術發展的必然走向,又離不開建國初期社會精神面貌、文化心態及藝術受意識形態制約等因素的作用,顏文樑的作品更注重內蘊的表達,洋溢出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所特有的純真與質樸,也透露出煥然一新的民族精神面貌與時代氣息;在光色融合的第三階段,畫家在作品中更加重了東方意蘊的含量,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首耐人尋味的意象詩。

作為中國早期西畫藝術的探索者,顏文樑對西方繪畫方法的傳播和對本土繪畫的開創具有特殊意義。他既沒有摭拾中國畫的筆墨,也沒有盲目而全盤引進西方繪畫筆法,而是將油畫語言與民族審美心理做了較完美的整合,他以油畫的筆法,營造出符合東方人審美心態與價值觀念的意境。

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的藝術愛好者及在現場參觀的觀眾,他們紛紛表示,專題講座的形式對於深入了解畫家及其每一幅作品具有指導意義;其次,由於講座的開辦使畫展的傳播得到進一步延伸,觀眾獲得的資訊成倍增長;第三,通過畫展不僅可以了解繪畫藝術本身,而且了解到西方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以及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有利於全面提升藝術愛好者的鑒賞水準。

據悉,此次“顏文樑大型藝術展”立體布展方式,得到了大眾的首肯。通過顏文樑,觀眾進一步認識到同時代“滄浪三傑”中胡粹中、朱士傑的繪畫特色。二層大廳陳展的資料,也受到藝術愛好者的普遍關注。這種立體的布展方式,賦予畫展本身更豐富的資訊、更開闊的外延。

主講人尚輝

 

顏文樑繪畫光色精髓講座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