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直是中國當代城市文化的實驗場和前沿陣地。上海雙年展自1996年創辦以來,始終堅持立足上海這座城市,聚焦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通過前七屆的努力,上海雙年展不但打造起了一座國內外藝術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而且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在實驗文化與公眾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更重要的是,雙年展依託著上海獨特的歷史文化記憶,堅持從中國經驗出發,以當代都市文化建設為本位,積極調動中國的文化資源和藝術媒體發展的最新成果,以自身視野思考世界藝術文化問題,從而在世界範圍內確立起了自身特有的風格和模式。2月25日,“巡迴排演”第八屆上海雙年展首次新聞發佈會在上海美術館召開,秉承上海雙年展一貫的主題線索和文化立場,本屆雙年展將繼續以上海這座城市為母體,從“世博會文化”以及“雙年展文化”的當下語境出發,以“巡迴排演”作為學術主題和總體策略。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高士明組成本屆雙年展策展人團隊。
“巡迴”是巡遊與回歸,“排演”是排布與推演。“巡迴排演”是開放性的和流動性的,強調展覽的策劃情境和展開的過程,強調展覽的創作與生産意識。在巡迴排演中,展覽空間不僅僅是藝術品的陳列場所,而且是生産性的、變化中的、反覆試驗的感性現場。
世博會是世界性的交流與展示平臺,它不但使遠方的世界、無限複雜的世界變得可知可見,而且匯集了對全球問題的本土回應。自誕生之日起,世博會就開始了它在全世界的巡迴。在巡迴中,它得以在不同的本土語境中檢驗全世界共同的問題。世博會是一個全球性巡迴演出的世界劇場,“巡迴排演”是世博會運作的基本形態,反映了全球化時代的世博精神。2010上海雙年展以“巡迴排演”為主題,從世博出發,貼近世博,是對世博精神的承接和發揚。“巡迴排演”是全球境域中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隱喻,回應了世博會與雙年展對城市議題的長期思考。
對第八屆上海雙年展來説,“排演”並非某種展覽形態的隱喻,而是一種思考和運作的方法。雙年展要做的,是以“排演”作為策略,邀請藝術界的不同參與者:藝術家、策展人、批評家、收藏家、博物館長以及形形色色的受眾們一起來到雙年展這個排練場中進行排演,從而在雙年展的結構中思考藝術實驗和藝術體制、個體創造和公共領域之間的關係。
2010上海雙年展的策展過程分為“展開”與“回歸”兩個步驟。“展開”部分是指從2010年7月至9月的國際“巡迴排演”,按照三個主題單元,分別在歐洲、美國與亞洲進行;“回歸”部分是指“巡迴排演”向上海美術館主體展的回歸,三次“巡迴排演”將構成主體展覽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框架。“展開”與“回歸”兩個步驟是上海雙年展將自身議題放在世界舞臺上進行檢驗和排演的過程,也可以被視為上海雙年展對於國際藝壇的一種呼應與回饋。
根據“巡迴排演”這一充滿現場感和行動感的工作方式,2010上海雙年展的主體展覽將以上海美術館作為中心展場,同時擬設立主題性分展場,與主展館共同構建起“雙年展劇場”的情境與敘事。10月份,“巡迴排演”將回歸到雙年展主館,構成主體展覽現場的基本“劇情”和框架。雙年展主館側重展示具有現場感的平面作品以及具有事件性的空間作品,強調當代藝術創作的敘事容量與場所精神。
國際“巡迴排演”預計從2010年5月開始,至9月底結束,共進行三站。該計劃將邀請40余位思想家、藝術家、策展人共同參與,強調話語生産與視覺生産的合一。每場“排演”持續一週,根據特定主題內容,以不同藝術機構為劇場,以當地藝術家正在進行中的作品為基本“劇情”,藝術家的調研文獻和感性資料作為“道具”,展開其創作過程,打開藝術創作的暗箱,使之成為一個開放的排練場,並邀請思想家、策展人作為“演員”,以論辯、講演、寫作等方式共同參與藝術生産的排演過程,從不同角度開啟封閉在個體創作中的多種可能性。“巡迴排演”體現為一個創意實驗室,藝術勞作的現實資源、藝術家的創意、藝術史的知識、藝術體制的限定、批評話語以及觀眾同時被搬上舞臺,進入排演狀態,並在排演中實現自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