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謝稚柳作品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0 08:40:40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謝稚柳的人物畫草稿

給觀眾帶來哲學上的好奇心,而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顫——正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名為“熟能生巧:謝稚柳的藝術歷程”的中國書畫作品展,得到了當地媒體的如是評論。本次展覽是謝稚柳海外第一個專題展,共展出中國近現代重要藝術家兼鑒定家謝稚柳書畫和詩稿作品100余件,以期揭示中國藝術家在向前代名作和大自然的學習借鑒中不斷歷練成長的過程。

紐約時報評論認為,謝稚柳的鳥、蜜蜂、蝴蝶、梅花、靜態的山水作品顯示了藝術家的雅致情趣和技術上的才藝,那裏有一個不動聲色的世界。謝稚柳的藝術中不曾受到當代生活或者革命發展的影響,作品沒有時代特徵。隨著展覽的漸次展開,作品對中國藝術深深地植根于真實生活經驗和對於自然的觀察的觀念提出了疑問和挑戰。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中國書畫主任何慕文是本次展覽的策劃人,他表示,展覽通過草稿、臨摹稿與原作和最終作品的對比,追溯謝稚柳獨特藝術風格的發展和形成。中國傳統藝術家學習和錘鍊其技藝的實例非常欠缺,這批豐富的展品是仔細研究藝術家創作過程的難得資源。何慕文稱,不像在西方,中國藝術家沒有保留草稿、草圖和素描的習慣,因為他們不想向人們洩露他們的創作秘密,在成品的背後有著苦練的支撐,這樣藝術家們頭上的天才的光環才能持久地保持神秘色彩。這次展出是否動搖了世界對於中國藝術的認知?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簡直可與鋼琴家巴赫的練習相比。

何慕文説,中國畫看起來是畫家因累積多年得來的自信而揮灑自如、隨手創作,其實不然。此次展出的謝稚柳畫作的草稿正是揭示了中國畫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一件看似隨興寫意的作品,其實是依靠一件或數件草稿和底本作為創作的基礎。正因如此,畫家才不再需要預思構圖,而可以集中精力,創出筆精墨妙的佳作。展覽將一直持續到7月25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