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傅抱石寫生與創作集同臺展出 傅二石深情憶父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09 21:29:07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傅抱石繪畫南京中山陵的手寫稿和創作作品。

中新網南京2月5日電 (朱曉穎劉文濤)“速寫很簡單,父親可以用充滿符號、淩亂的速寫稿創作出令人欣賞的佳作,而我回到房間,卻只能拿著畫筆不知所措”。5日下午,在南京博物院,中國著名畫家傅抱石之子傅二石深情憶父。

傅抱石是中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他于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1926年畢業于省立第一師範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抗日戰爭期間,他定居重慶,在中央大學任教,于1946年遷至南京。新中國成立後,他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等。

時值傅抱石誕辰105週年之際,作為中國擁有數量最多的傅抱石作品的收藏機構,南京博物院第一次同時展出傅抱石寫生與創作對比集。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表示,此次展覽得益於傅抱石家屬兩次慷慨捐贈:一次是“文革”結束後受捐的365幅傅抱石中國畫作品,一次是1999年受贈的大幅作品、其中含346幅寫生畫稿。

記者在展廳中看到,此批寫生稿及創作集涵蓋了南京玄武湖、中山陵、雨花臺、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延安以及西那亞開羅第一皇宮、大特達山、比加茲列寧水電站、西那亞城、布拉格宮、羅米尼采、康士坦查海港、摩納維亞、歌德瓦爾德城、克羅什等地人文風景。寫生稿中圈圈點點,畫滿符號,還對周圍建築標注了文字説明。

傅二石回憶説:猶記得1961年跟隨父親去浙江杭州寫生,“早上速寫、晚上創作”成為每日必做,父親得心應手畫出一幅幅作品,教會我如何將自然景物從畫面中提煉出來。

他表示,在父親誕辰105週年之際開辦展覽,令他和家人感到無比高興。(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