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俏不爭春——北京畫院院藏20世紀工筆花鳥畫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7 20:26:4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張晶晶

東風吹遍百花開(國畫)  北京中國畫院花鳥組

1月27日至3月1日,“俏不爭春——北京畫院院藏20世紀工筆花鳥畫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展出北京畫院收藏的20世紀北京地區工筆花鳥畫家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貞、馬晉、汪慎生、屈貞等藝術家的精品畫作50余幅。此次展覽為隆冬季節的北京送來了暖暖的藝術春意。

20世紀的中國社會呈現出向現當代的嬗變,傳統文化被重新反思與審視。這一時期北京地區的工筆花鳥畫藝術得到了傳承與發展,這與于非闇及其同仁的探索與研究有著重要關係,古都畫壇上形成了以于非闇師生以及馬晉、汪慎生、屈貞等一批畫家為主要力量的創作群體,使花鳥畫藝術在新中國成立後仍然得以延續並且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構成了20世紀一道藝術景觀。

縱觀20世紀的工筆花鳥畫藝術,呈現出如下幾種風格取向:一是從古代繪畫遺産中汲取傳統精華;二是注重從寫生中體察物理、物情、物態;三是借鑒民間繪畫中優秀的技法,比如裝飾風格、色彩的對比與協調、樸素祥和的題材與審美習慣等,這些都使工筆花鳥畫獲得了廣泛接受。

此次展覽的作品儘管數量有限,卻涵蓋了不同時期、不同畫家的多元風格。從這裡我們可以窺見20世紀工筆花鳥畫發展流變的軌跡,同時也能夠感受這一時期人的詩意情趣與浪漫情懷。

作為20世紀北京地區工筆花鳥畫的傑出代表,于非闇無疑是領軍人物,展出的多幅于非闇花鳥畫精品是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于非闇出身於書香世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接受了祖父和父親的文化熏陶。20歲後師從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工筆花鳥草蟲,而後憑著自己的悟性和努力自學踏上了畫壇。于非闇的創作是從學習宋元繪畫開始的,然而他並非簡單地把宋元繪畫移植過來,在學習的同時融入了自己的審美願望。40年代他已創作了不少佳作,開始自立於北京畫壇。當時的代表作,如《茶花斑鳩》、《梅雀圖》、《暗香疏影》等,傾向於雅潔明麗,一花一鳥,娟娟如淑女。然而他對自己前期的藝術並不滿意。新中國成立後,“推陳出新”文藝政策的貫徹,對民族虛無主義觀點的批評,鼓舞了于非闇的寫生花鳥畫創作,他由此堅持繼承傳統,並致力於工筆花鳥畫由院體向人民大眾審美情趣的轉化,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旺盛期。

何香凝的《梅花》是此次展覽中一件極具代表性的作品。該作用筆遒勁,敢於把梅花的枝幹直線交叉、直角交叉,一改晚清時期文人畫梅以曲為美的習性。何香凝在上世紀20年代末常畫寒冬不謝的梅菊和百歲長青的松。作為中國革命的元老級人物,何香凝一直沒有放下畫筆,早期作品有濃厚的日本畫風格,以梅花和老虎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享譽海內外。她擅作花鳥,偶作山水,筆致圓渾細膩,色彩古艷雅逸,意態生動。

展覽中還有幾幅合作作品,其中署名為北京中國畫院花鳥組創作的《東風吹遍百花開》記錄了那段激情歲月;另一幅《百花爭紅》,由田世光、佟若蘭、高尚謙、徐聰佑、董華奇、洪怡、溥雪齋合作,整幅畫面充滿祥和氣氛。

《梅花》  何香凝
 

墨竹喜鵲(國畫)  于非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