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有多少家美術館?” 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記者感到了艱難:如果説國辦美術館能按省市區的分類加以統計,那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民營美術館則難以勝數。2009年美術館的“生長規律”大致如下:從數量上看,雖然仍處於金融危機陰霾下,但這一年,我國美術館數量總體上仍呈增長態勢,且以地域性中小型美術館為主,新建的大型美術館較少。在地域的分佈上無甚變化: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區,鮮有新美術館出現,而其他大都市或傳統的美術重鎮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無論是新建場館還是開辦展覽,都顯得活躍而頻繁。
硬體升級
美術館各顯其能
8月9日,在颱風“莫拉克”的洶湧風雨中,浙江美術館伴隨著四大重量級展覽開館迎客,期盼了半個多世紀的美術館,在建設4年後終於投入使用。毗鄰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擁有著一系列令人羨慕的數字: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9000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的展廳14個,其中恒溫恒濕展廳6個,庫房區面積3000平方米。開館後,浙江美術館迎來了許多重要展覽,包括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巡迴展等,很好地發揮了近萬平方米展廳的作用。
在北京,位於東三環中環世貿大廈的時代美術館因其處於35至37層的位置成為“中國最高的美術館”。一位負責人私下裏坦言,大於2.8×2.8米的作品,很難搬進美術館進行展覽,大型作品只能拆分搬運。而且,樓層承重有限也對作品的重量進行了限制。這對作為專業的美術展覽機構,面對不同的展廳條件,因地制宜地舉辦展覽提出了要求。
作為舊館翻修的代表,金秋十月,位於深圳的關山月美術館在進行了將近1年的休整後重新開館,並承辦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設計展。湖北省藝術館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油畫展也因其先進的硬體設施、週到的服務、完善的公共服務吸引了13萬人次的參觀人數。
在關山月美術館開館慶典中,眾多美術館館長齊聚,共商“新時代、新美術館”的發展。體制多元、以觀眾為中心、資金、展廳配套等等成為館長們熱議的關鍵詞。在這場交流和討論中,由於各美術館的實際差異,很多內容難以達成一致,但是以觀眾為中心的辦館理念,加強館際間資源共用、互動交流是館長們的共同心聲。
展事豐富
60年回顧展居多
擁有好硬體是否意味著是一家好美術館呢?調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後的王璜生,曾撰文《美術館意識四談》提出:美術館要有自主意識、史學意識、文化關懷意識和公眾意識。但是,沒有恰當的呈現方式,這可能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因為,就連王璜生自己,甫一上任,就面對了一場“歷代名畫記”的爭議。
另外,作品擺放方式過於粗糙、展覽空間的設計利用不合理等也引來了靳尚誼等老藝術家們的不滿。但是,這場爭議是以讓深藏美術館地下室的瑰寶重新和觀眾見面為基礎的。館藏美術作品大量地現身美術館展廳,也是本年度美術館展覽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伴隨著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典,一系列美術活動相繼展開,其中,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新中國美術60年”和“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成為今年該館的最重要兩個展覽。滋養了一代中國人的優秀主題性創作是其中唱主角,並引領觀眾重溫光輝歲月的重要載體。
軟體配套
政策條文為美術館發展指路
在展事繁多之時,“美術館不應淪為展覽館”的呼聲也愈大,這一呼籲背後隱藏了美術館的兩大軟體問題——收藏和學術定位。在今年5月,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美術館不應淪為展覽館”。他認為,除了建築之外,中國的美術館最需要的是藏品,沒有藏品的美術館只能稱之為展覽館。目前藝術市場活躍,民間和海外的收藏力量紛紛介入購買中國藝術品,公立美術館需要明確自己的計劃,不能守株待兔。
文化部于3月初出臺的《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標準及辦法》,以明確的政府條文為美術館的建設提供了具體指標,其內容涉及美術館的綜合管理、建築與環境、藏品資源、展覽與社會影響、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務等諸多方面。其中規定,重點美術館每年度需有固定的常規收藏經費,年度收藏經費一般不低於300萬元。
“美術館不應淪為展覽館”的另一考量則是展覽的學術性。
時任廣東省美術館館長的王璜生在5月的一個論壇上曾表示:“我一直強調美術館必須跟美術史掛鉤,美術館不是一個被動展示的地方。它強調積累、學術方向、學術標準,這個積累又包括收藏‘構成美術史意義’的藝術家作品和相關資料。一個美術館不僅要挖掘歷史,借助美術史的眼光去展開工作,還要積極參與歷史的建構,推動美術史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又要積極地參與到當下的文化活動之中來。”從理論上清楚地闡明瞭美術館與美術史的關係以及美術館的學術使命。
公共服務
幾家歡喜幾家愁
3月31日,在武漢美術館舉辦的“隔岸觀火——2009中韓陶藝交流展”上,一位南韓藝術家金光石現場作出了一場“行為藝術”,允許觀眾用自己的珍貴物品換取展架上的藝術陶碗。因為事先並沒有説明此點,開展後,聽聞消息的市民竟紛紛用紙巾、餐飲發票、隨身聽耳機等隨身物品“搶”下藝術品,隨後離開,從而産生了轟動一時的“換寶事件”。武漢美術館館長樊楓評價換寶“互動”時説,當代藝術經常出現與觀眾互動狀態,這是一種文化行為,出現這一事件,正説明瞭武漢公眾的公共美術教育需要補課。雖然事態最後以並不太尷尬的結果收場,但這一事件,更提醒了美術館加強公共教育和公共服務的重要性。
“我們從以服務藝術家為中心逐漸轉為以服務公眾為中心,在公共教育花費上,我們從來不含糊。”范迪安曾公開表示。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前來美術館參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是眾多美術館的共同追求。
回顧2009年間中國的美術館的千姿百態,也許我們會反思,美術館事業究竟是進步良多還是在老路上徘徊?而這似乎可以用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來解答,那就是在閱讀文章的你,親愛的讀者,2009年曾去過幾次美術館?是否能數出那些打動你的展覽?回答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在結束對2009年美術館的回憶之後,開始對2010年有個美麗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