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 英國藝術專區 > 藝術 \ 視覺

倫敦藝術博覽會(London Art Fair)暖場英國藝術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12 10:28:29 | 文章來源: 英使館文化處


每年一度的倫敦藝術博覽會在倫敦商業設計中心剛剛閉幕。它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展覽及交易盛會,始創于1988年。歷年的倫敦藝博會都會吸引超過兩萬人參加,並用鉅額成交量畫上句號。它一般在1月下旬舉辦,為期五天,共有超過100家畫廊參加,為觀眾呈現20世紀以來的英國以及全球範圍內的當代藝術。展品形式從油畫到影像、從素描到照片、裝置,參觀者們既包括嚴謹的收藏家,也包括普通的藝術愛好者;作品價值從二百五十英鎊到一百萬英鎊不等。藝博會的主辦方表示,在年初舉行博覽會,既是為各個畫廊提供機會,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裏,與老客戶進一步溝通,同時與一些新的收藏者建立聯繫,可見商業氣息還是相當濃重。

倫敦藝博會的現場分為“藝術項目”(Art Project)、“參展者”(Exhibitors)以及“Photo50”三個板塊。六年來,“藝術項目”一直都是倫敦藝博會的主要部分。在2010年,它擴展了展出作品的範圍:出現了25個展示新興藝術家和其作品的項目。作為倫敦藝博會上最令人激動的部分,它主要以來自世界各國的畫廊所舉辦的個人作品展、群展以及大型藝術裝置為主;而“參展者”部分囊括了主要以英國本土畫廊為主、也包含不少國際性畫廊;“Photo50”部分則為我們展現了一些當代藝術的圖片。2011年是它創辦的第五年,展出的50件作品都是由評審甄選出來的。近年來藝博會在知名藝術家之外,也引入了很多暫露頭角的新星的作品。

今年藝博會的具體日期是1月19日-23日。比起同在倫敦的Frieze Art Fair和British Art Fair,評論員稱它“依然保持著真實和忠誠並堅持到底的做派。”今年到場的有兩萬四千名參觀者,名人有藝術家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美國著名模特、演員Jerry Hall 、英國著名電視演員Jim Broadbent、藝術家崔西•艾敏(Tracey Emin)、愛爾蘭喜劇節目主持人Dara Ó Briain和蘇格蘭劇作家Rory Bremner。共有124家畫廊的參與致使本屆倫敦藝博會成為自1988年藝博會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首次參展的畫廊有Vegas Gallery、Bartha Contemporary、Nettie Horn、R O O M London、Chisenhale / Studio Voltaire、Counter Editions 和The Fine Art Society。

這次藝博會的交易量很好地證明了藝術市場的回暖,尤其在戰後方面。Offer Waterman & Co售出了大量Peter Lanyon、Robert Adams、Diarmuid Kelley和Richard Lin的作品,Long & Ryle’則售出了包括John Monks 在內的價值4萬5千鎊的作品。負責人Sarah Long表示:“我們從沒經歷過如此成功的藝博會,它的銷量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長,受眾群體的眼光也很好。”“一個亮點是英國當代藝術的作品受到了極大關注,”藝博會常客、Piano Noble畫廊的負責人Robert Travers説。他們帶來的David Bomberg、Walter Sickert以及Adam Birtwhistle的作品都出了手。在Photo 50這個單元,許多作品也已1000英鎊左右的均價被賣了出去,還有一些高於估價的作品,比如小野洋子的“Promise Piece”就以3100英鎊成交。

儘管我們不應該全部以價格來衡量藝術品的好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群投入到倫敦藝博會並願意出資、以自己的眼光來購買藝術品,始終是一件好事。

資料來源:

London Art Fair官方網站

ArtLyst

FadWebsite

Artspy.cn

Peter Lanyon - Levant Old Mine


Robert Adams – Exhibition


Diarmuid Kelley – London belongs to me


David Bomberg -Sappers at Work A Canadian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