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熱評】承諾先生、三十而栗:三十歲危機的故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03 10:36:45 | 文章來源: 英使館文化處

    一個快三十了的女性朋友最近和交往幾年的男友分手了,原因還是老得不行的套路:女的等急了,一狠心下了死令:不結婚,即分手。

    我們女生平時在唧唧歪歪地大談男人的時候,普遍有一種迷茫:為什麼男人都不想結婚呢?有一些女生拿出生理層面的道理:男人都是多情的,要四處撒種的,所以一個“聰明”的女人要連哄帶騙地“逼婚”。有的女生則不相信這點,她們更願意相信男人這種動物有兩個分支:準備結婚的,和不準備結婚的,女人要做的就是尋找前者。

    但女生們,不管是高談闊論的,還是天真無邪的,或多或少都帶著點疑惑,女人想不明白男人,就像男人想不明白女人一樣。於是討論的結果大家總是搬出和大腦構造有關的一句話: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這就是作為一個女生,為什麼要讀麥克﹒蓋爾的《承諾先生》和《三十而栗》這兩本書的原因了----我們需要了解另一種生物。同時,這另外一種生物呢?他們自己也沒找著自己呢。

    達菲和女友梅爾相處了四年,他認為自己很愛梅爾,但當有一天梅爾在他面前單膝下跪,向他求婚時,他徹底慌亂了。在女友的壓力下,這個不知道自己對婚姻態度如何的男人答應同她結婚。可是,當兩人在逛宜家家居的時候,梅爾看出了他眼中的猶豫,“你必須靠自己去尋找答案。”説了這句話後,梅爾便離開了他。28歲的達菲陷入了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家庭的自我認同的漩渦,“承諾先生”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也逐漸地成長成熟。

    而《三十而栗》中的馬特,也陷入了一段“三十歲危機”。和達菲不一樣,他原以為對自己的未來是確定的,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擁有事業、財富和穩定的家庭,可就在這時,女友伊蓮娜突然提出了分手,她説,“我們之間已經沒有激情,脫你的衣服就像燙你的衣服一樣讓我乏味。”馬特所有的計劃都被打亂了,他陷入了臨近三十卻一事無成的恐慌之中,幸好,舊友的出現幫助他開始重新認識自己,馬特最終意識到,即使完美地計劃了自己的未來,但未來卻不一定按著你願出現,因為,生活本身就像流水一樣,是會不斷變化的。

    我設想一個男性讀者應該能從麥克﹒蓋爾的書中讀到很多共鳴,事實上,這點也從他擁有大批粉絲的部落格、facebook和twitter中的反饋裏可以證實,他會興奮地發帖道:“和我的經歷一模一樣!”“原來別人也是這樣!”。而作為一名女性讀者,在讀完這些書後,也會發出同樣興奮但不同內容的感嘆:“原來男人也是如此迷茫!”

    這就是麥克﹒蓋爾作品迷人的地方,這個社會學專業出身,熱愛音樂和電影的英國作家不會跟你來侃侃而談大道理,相反,他把快奔三,婚姻卻還沒個著落的男人的茫然和惶恐不安一點一滴地鋪開在你眼前,讓你能零距離地感受到他們的脆弱。能夠想像,那些西裝革履,在人群中快步穿梭以防上班遲到,在商界中奮勇打拼希望闖出自己的事業,或在酒吧裏和女孩調情打鬧,或獨自在自個家中喝著悶酒的任何一個普通男人,也許就是另一個馬特,另一個達菲,在“我是誰”,“我要什麼”的問題上打轉著、徘徊著。

    不過,相信作者吧,危機都是會過去的,人都是要成長的。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