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那個線團,沒有人能走出潘神的迷宮。
2015年全球大數百個展覽中,相信不會有人能將所有的展覽都看完。從繪畫、雕塑、裝置、攝影、設計等藝術形態,或者以年代為劃分的中古美術、近現代、現當代藝術,再到遍佈幾大洲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分佈,即便是看展超人也未免分身乏術。但是,論及今年全球各個大型藝術展的亮點,其主線無疑是梵谷和印象派。看展覽猶如讀一幅畫卷,不僅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了解藝術家,也可以對這一19世紀最重要,並對20世紀産生深遠影響的流派有更為直觀的體悟。
當梵谷去世時,沒有幾個人認識他,更沒有人關注他的作品。1890年7月29日的黎明,年僅37歲的梵谷因開槍自殺不治身亡,那時,他尚屬寂寂無名之列。在梵谷去世後,在他的弟媳喬安娜的努力下,通過展覽等活動,梵谷的藝術成就終於被世人所認可,至今,他的作品依然保持著近億美元的價格紀錄。
梵谷逝世125年後,新成立的“梵谷歐洲基金會”策劃了規模龐大的文化活動來紀念這位荷蘭大師,舉辦一系列展覽和活動圍繞紀念梵谷和探索傳承的主題,從梵谷所處的社會為起點,探討他一系列創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從一個更為人文化的新視角探討梵谷的藝術。荷蘭、比利時、法國三地的選擇正是梵谷生活的足跡,一系列的展覽活動正像是在追尋梵谷的腳步。系列活動的中心在荷蘭南部的北布拉班特省,這是梵谷長大的地方,他的第一件傑作《吃馬鈴薯的人》也是在這裡創作。
4月25日至9月27日在位於荷蘭奧特洛的克洛勒-米勒博物館展出“梵谷與同時代的藝術家”,同時展出50多件梵谷的作品以及與他同時代的藝術家的作品,《阿爾的吊橋》、《夜晚露天咖啡座》等作品正收藏在該博物館。
梵谷和蒙克這對“搭檔”今年頻繁出現在博物館中,位於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在5月7日至9月6日率先展出“蒙克和梵谷”,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則在9月25日至明年1月17日舉辦“蒙克與梵谷”,該館收藏了梵谷很多重要作品,包括《安特衛普的後院》、《吃馬鈴薯的人》等,還有梵谷的最後一幅油畫《麥田群鴉》。在割下一隻耳朵後的1889年,凡高創作了他最著名的畫之一《星空》,就在這個時期,凡高在巴黎見到蒙克。這是第一次把梵谷和蒙克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
將梵谷的作品與同時代的藝術家進行對比,以橫向的切面探討藝術發展的路徑,而比利時和法國呈現的個展更像是梵谷短暫藝術生涯的不同碎片,通過這些碎片描繪出完整的藝術人生。
在博裏納日礦區的日子,是梵谷一生的重大轉捩點。在博裏納日受到的巨大打擊,讓梵谷在迷茫與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歸宿—繪畫,他開始大量臨摹名畫,並畫了大量素描習作。1月25日至5月17日在位於比利時蒙斯的蒙斯美術館展出“梵谷在博裏納日”,作為2015年“歐洲文化之都”活動的一部分,該館將展出大約70件梵谷繪畫和素描作品。
位於法國阿爾勒的梵谷基金會在6月5日至9日展出的“凡高素描展”雖然展期只有5天,但是在阿爾勒卻是梵谷最輝煌的創作時期,這一展覽無疑更具有代表性意義。1888年後,梵谷厭煩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雖然受法國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繪的影響,但他的作品已極具個性,耳熟能詳的《向日葵》、《夜間咖啡館—室外》、《夜間咖啡座—室內》等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不約而同地在2015年舉辦了梵谷的個展。5月12日至8月16日,位於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梵谷:玫瑰與鳶尾”展覽,從另一地域以不同視角重新觀看梵谷。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中後期在法國興起的印象派主要對繪畫色彩造型的變革,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到油畫當中,對傳統固有色的觀念進行革新,創立了以現代寫生色彩學以光源色各環境色為核心,較為出名的畫家包括莫奈、馬奈、塞尚、高更和梵谷等。凡·高一生參加了8次印象派美展,2015年不僅是“凡·高年”,也是“印象派之年”。説起印象派的誕生,則不得不提莫奈。莫奈的一幅風景油畫《日出-印象》在“落選沙龍”中展出,引起了許多評論家的嘲笑。當時的革新畫家們就以嘲笑詞“印象”為畫派的名稱,這也正契合了印象派的理念:注重瞬間光色印象,捕捉對景物的真實即時印象,用絢麗大膽的色彩來表達。作為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莫奈和印象派之誕生”可謂是“印象派之年”中的重頭戲,該展覽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施泰德博物館舉辦,3月11日至6月21日期間展出。
被200位藝術評論家評為“2012年年度最佳博物館”的施泰德博物館是最早認識到印象派重要性的博物館之一,昔日館長喬治·施瓦岑斯基在1906年上任時就開始為印象派唱讚歌,其對印象派的梳理也頗為系統和全面。現場將展出該館的鎮館之寶—莫奈創作于1868年至1869年的《午餐》,這幅作品也代表了印象派的起點,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借展的莫奈《蛙塘》、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等,可謂是印象派大師雲集,通過一幅幅作品將印象派的發展歷程一一呈現,漫步在展廳,就仿佛在讀一部印象派的歷史巨著。
印象派的歷史只是彼時的輝煌,一個畫派對後世産生的影響,則是其永不磨滅的價值。印象派更像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啟,它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受到印象派的啟發,只有在美術史的線索中綜合比較,從單一畫派生發出枝繁葉茂的枝椏,對於印象派以及其後的歷史發展的梳理才更有意義,而這也是將2015年稱為“印象派之年”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星羅棋佈的展覽中,下半年頻繁出現的與印象派有關的展覽頗為有新意,很多展覽也是就這條線索,將印象派及其影響對比展出的。其中包括,佛羅倫薩的斯特羅齊宮展出的“聖潔之美:從高更到封塔納”、克利夫蘭美術館展出的“現代花園中的油畫:從莫奈到馬蒂斯”和巴塞爾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從塞尚到裏希特”等,以印象派代表人物為起點,更多呈現它們所生發出的新的枝椏,讓它們在當下綻放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