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海外

蓬皮杜"一段歷史"開幕 梳理80年代以來的藝術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18 11:16: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吉恩·米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奴隸拍賣》(Slave Auction),1982

日前,“一段歷史——1980年以來的藝術,建築和設計”(A History. Art, architecture, design from the 1980s until today)在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舉辦。展覽共展出近200位藝術家、建築師及設計師的約400件作品,其題材包括繪畫、雕塑、裝置、視頻、電影、照片、建築及設計作品。

據悉,由蓬皮杜藝術中心當代收藏部舉辦的這次展覽尤為關注社會及地緣變化,尤其是對東歐、中國,黎巴嫩和中東地區、印度、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藝術發展的追蹤,此次展覽也試圖為觀眾接觸並了解過去三十年的藝術史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參展作品

1989年有著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柏林墻的倒塌打破了歐洲版圖內藝術的割裂狀態,而當年的政治事件也讓世界將目光聚焦中國。在西方人眼中,新興藝術版圖開始崛起,而國際視野下的藝術家和當代藝術雙年展也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花。

與此同時,藝術家、畫廊以及策展人的數量也迅速增長,藝術成為“新文化消費主義”的關注對象。策展人代替了藝術批評家,當代藝術市場異軍突起,媒體報道促進了當代藝術的大眾傳播領域。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虛擬現實的到來、網際網路以及數字化則代表了另一個轉捩點。聲音成為裝置的一部分,行為藝術引人注目,並向舞蹈、劇場等領域拓展。各種新的嘗試構建出一個非線性的歷史足跡——水準延展而非簡單的垂直縱深——它將地方的局部歷史放大並置於一個重要而宏觀的社會語境中,為藝術史研究提供了更廣闊的背景,而在此之中,對於身份的討論也為爭辯提供了重要素材。

在這個沸騰而激情澎湃的世界環境下,藝術家用他們批判性的視角對全球化和這些新生現實做出回應,調整他們的實踐方式以應對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政治與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問題與思考總讓人應接不暇。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中也有很多人重塑了自己的實踐方法,在生活方式中進行摸索,探究人類與自然科學、以及文學等諸多領域的關係。

上世紀90年代也見證了藝術家新角色的拓展:他們更像是製片人、歷史學家、檔案保管者或是紀錄片導演——從不同角度對當代社會政治生活的劇變進行梳理、記錄和再現。很多藝術家把他們自己看作是敘述者或者是自傳作者,以他們的私人生活為基石進行創作;同時,也有人從自己與身體的關係出發,引領諸多視覺創意。無數雕塑與裝置藝術作品的誕生都離不開藝術家對現實本身以及日常生活的反射,他們將詩意注入平凡生活,為公眾與私人領域架構新的關聯,從而將其自身深刻植入到社會的變革之中。

由蓬皮杜中心當代收藏呈現的“一段歷史”,在對過去三十年進行梳理的宏觀概念下,為觀眾呈現出藝術家如何將自身融入這些深刻的社會變革之中,在從中獲取靈感的同時又反觀藝術史浪潮,為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下的文化解讀。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3月7日。(摘自Artdaily,編譯/付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