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海外

從達明·赫斯特談英國潛藏的文化危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3 15:07:01 | 文章來源: 財富堂


德國藝術家卡塔琳娜·弗裏奇(Katharina Fritsch)設計的“Hahn/Cock”
        藝術?商業?還是娛樂?
       從達明·赫斯特談英國潛藏的文化危機
        從上世紀90年代英國年輕藝術家運動(YBAs)的領軍人物到1995年獲得透納大獎(Turner Prize),再到被世界上最頂級的高古軒和白立方畫廊代理成為藝術市場的寵兒,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在藝術和商業上均獲得巨大成功;用甲醛浸泡的動物、圓點畫、鑽石骷髏、昆蟲標本,他的每件作品都賺足眼球,但赫斯特似乎厭倦了藝術家的光環,繼而開始尋求跨界合作以拓展自己的影響力。而其中所産生的新聞價值也令越來越多人相信藝術就是關於出格、怪異以及財富。
        赫斯特有點忙
        與高古軒散夥的新聞還言猶在耳,赫斯特最近又被“未來世代藝術獎”(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與村上隆、傑夫·昆斯一起聘請作為委員會成員和藝術導師,對年輕一代的藝術家進行培養扶植。但這已然成為了赫斯特少有的藝術類新聞。
        上月,赫斯特轉戰出版界,推出了一本兒童ABC識字圖畫書。“我感受到來自兒童的藝術力量。”他解釋道。赫斯特表示兒童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激發或者鼓勵他們對藝術的興趣成為了他出版識字圖畫書的契機。在這本書中,赫斯特將字母A到Z和自己的作品結合,每個字母代表一件作品或作品中的一種元素。採用的作品囊括了赫斯特的一眾新舊作品。譬如字母A代表解剖(Anatomy),圖示是名為《讚歌》(Hymn)的鑄銅人體解剖像。I代表昆蟲(Insect),出現的則是赫斯特最新創作的昆蟲系列的細部。L代表綿羊(Lamb)由其作品《脫離羊群》(浸泡在甲醛中的綿羊)呈現。另外,著名的鯊和鑽石骷髏也都在書中毫無意外地露了臉。
        如同以往,在媒體報道赫斯特的出書計劃之後,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大多數人認為這又是他的新的圈錢方式,因為一個3歲的幼兒根本無法理解解剖一詞。所以比起兒童識字書,赫斯特的書更像一本放在小資咖啡館的桌邊讀物。更有人提出赫斯特對兒童教育學一竅不通,這樣的一本書很有可能培養出思想極端的人。
        赫斯特跨界進行商業創作早已不是新聞,而負面的評論從未使他停下名利雙收的腳步。去年底,赫斯特為倫敦Tramshed餐廳的開張慶典定制了兩件藝術作品。一件“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系列的作品《公雞和公牛》(Cock and Bull)被懸置在離餐廳地面4米高的空中,客人可以從餐廳的任何角度觀賞到甲醛溶液中靜止的動物標本。另一幅畫作《牛肉和雞肉》(Beef and Chicken)則是對裝置作品的補充,描繪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兩個卡通人物。儘管作品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毫無誠意和毫無創意,但還是為赫斯特帶來大量的新聞報道。有不少人甚至認為這間餐廳是赫斯特開的。
        早在1998年,赫斯特已嘗試過藝術與餐飲的結合。他當時的藝術項目“藥房”(Pharmacy)相比現在純商業的定制,顯得有趣許多——他聯合倫敦幾家著名餐廳俱樂部的創始人共同在諾丁山開設了一家名為“藥房”的餐廳。這家餐廳的室內設計完全由赫斯特一手操辦,並陳設了許多藝術家本人的作品作為裝飾,其中包括作品《分子結構》(Molecular Structure,1997-1998)等。這家餐廳的外部結構和裝修都與真的藥房極為相似,也因此面臨皇家藥業協會對其誤導民眾的法律訴訟。後來,餐廳重組“藥房”的英文拼寫將其命名為Army Chap。在“藥房”餐廳開張的期間,正好赫斯特的作品《藥房》也在泰特美術館展出。對於兩者之間的區別,赫斯特表示:“藝術是死的,而生活是鮮活的,就好像人們吃晚餐、抱怨食物、洗碗……這是活生生的,但作品《藥房》就是死的。”同年,“藥房餐廳”還獲得卡爾頓倫敦餐廳獎(Carlton London Restaurant Award)的最佳餐廳設計獎。在2004年餐廳結業之後,蘇富比策劃了一場大規模的拍賣,將餐廳所有的物件包括藝術作品、附屬品、傢具和食具進行銷售。
        危險的精神導師
        赫斯特的過人之處是總能發掘藝術的巨大商業價值。他在商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同時離藝術越來越遠,而他的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身份也遭遇諸多質疑。《衛報》專欄作者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在文章中以一項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佈的數據為契機,對赫斯特和其成功的商業運作對英國青少年的影響進行批判和反思。
        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公佈的數據中,英國在基本的讀寫和算術能力上落後於許多其他的發達國家。在英國和愛爾蘭,16-24歲的年輕人在全球讀寫能力考評中排名第19位,而在算術方面則排名第21位。對於這個出了莎士比亞和牛頓的國家來説,無疑是一種恥辱。
        赫斯特雖説不為這個結果負直接責任,但他和他發起的英國現代藝術革命已為這些年輕人塑造並定義了他們從幼時起的文化景觀。與多金的足球運動員和電視真人秀節目一樣,英國現代藝術向年輕人無情地傳達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教育毫無價值。只有失敗者才關心書本和算術。通過“腌制”鯊魚賺到的錢遠遠超過努力學習。
        喬納森·瓊斯表示赫斯特曾經是一個富有智慧、想像力和獨創性的藝術家。但這些都被他驚人的金融能力所掩蓋並轉化成為某些極其危險的特質。英國已經擁有世界一流的作家和科學家,而藝術卻是英國的文化標誌,赫斯特則是這個國家最富盛名的創造力達人。但他所發出的資訊明確表示藝術就是從空無一物中賺取金錢。瓊斯視赫斯特式的行事方式和處世準則為令年輕人看輕知識的病毒,若傳播之後整個國家面對的將是一場反智慧的鬥爭。
        被觀眾扼殺的文化和藝術
        隨著赫斯特這一類藝術家的成功,藝術的形態和受眾對藝術的需求和理解都受到相應的影響。
        異裝癖藝術家格裏森·派瑞(Grayson Perry)最近正做客BBC廣播公司的年度特別節目裏斯講座(Reith Lecture);格拉斯哥藝術家大衛·史瑞格裏(David Shrigley)藉一件粗糙的機械人模特作品入圍了英國透納大獎;一隻無厘頭的藍色小公雞出現在特拉法加廣場的第四基座上;白教堂畫廊的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個展上充斥著直白的性。這就是如常運轉的藝術世界,或者這就是媒體想讓觀眾相信的藝術世界的真實面目。如果關於藝術最重要的是其新聞價值,那將如何把它在其他層面進行定義?
        藝術現在往往被作為一種休閒需求進行推廣,成為了在週末下午去走走看看的時尚好選擇。每月的第一個週四,所有東倫敦的畫廊都延遲關門時間,掀起一場有食物、啤酒和音響系統的街頭派對。活動反響甚大,甚至連在校學生都把那裏當作是他們的夜遊聖地。倫敦西區畫廊的私人預展則吸引了年齡稍長的富裕人群。但他們聚集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免費的啤酒和社交。在這裡,藝術已經淪為為社交聚會開設而找的藉口。
        而藝術作品的行銷也擴展到了其他渠道,如網路。藏家每年花上百萬購買自己從沒有真正看過一眼的藝術品,也許這是為了妥善安置他們的資産而找尋的一種安全投資。從一年花60億英鎊將西方藝術真空吸入沙漠博物館的“巨擘”——卡達公主謝耶卡·阿拉·馬亞薩入選《藝術評論》(Art Review)雜誌前100位有藝術影響力的人物就可以看出藝術已被渲染得和金錢無法脫鉤。
        但事實上,藝術的確在幾個世紀裏都為權貴和富人服務。至少美蒂奇家族及他們的喜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機會,他們的委託製作促使了許多偉大作品的誕生。現在,藝術家卻被卡在夾縫中進退兩難。市場的統治地位通過引誘藝術家進行對五光十色的藝術商品的製作,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
        赫斯特無疑在這個問題上首當其衝。他的鑽石骷髏是對這一現象的完美詮釋。評論家莎拉·肯特(Sarah Kent)諷刺作品名《為上帝之愛》(For the Love of God)應更改為《為黃金之愛》(For the Love of Gold)。另外,還有在2011年弗裏茨藝博會上展出的名為《最好的水上藝術》(Finest Art on Water)的一艘由克裏斯坦·揚可夫斯基創作標價7億英鎊的豪華遊艇。以及今年弗裏茨藝博會由高古軒帶來的昆斯創作的襪子裏的小貓雕塑。這些甜美可人金光閃耀的作品完全可脫離藝術範疇而自成一派。
        對博物館、美術館和畫廊來説,自從吸引大批觀眾成為了它們的職責之一以後,它們不知不覺地製造一種陷阱:鼓勵藝術家以容易理解的作品籠絡觀眾。得到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雖然偶爾也能有藝術家據此創作出玩味十足又令人影響深刻的作品。
        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臨時陳列藝術品的第四基座(The Fourth Plinth)曾在英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主持下進行了為期100天24小時公眾項目。通過審查的申請者可得到1小時在基座上的展示時間。這並不是為了展示人們自身的姿態或言語特殊性,或者是為了做一場“英國達人秀”。這個項目的概念反而豎起一面反射公眾對名利慾望的鏡子。如同現世的藝術家,大多數人不再執著什麼是藝術,而是跟隨市場趨勢,觀眾需求製造這個浮華年代的專屬藝術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