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德國人怎樣經營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15 19:41:01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圖為簽署《波茨坦公告》的採齊琳霍夫宮的小商店

德國政府雖然一直堅持對文化事業的高額投入,但隨著財政支出捉襟見肘,資金已成為制約作為非營利機構的博物館的發展瓶頸,門票以及商店等衍生經營的收入成為博物館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德國人一直認為,博物館是社會公益性文化事業,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文化産品的精神屬性和教育使命。因此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資金支援包括博物館在內的文化事業。德國政府對博物館的資助主要依託基金會管理、公共組織、商業公司和聯合會管理等四種組織形式。

以記者採訪的柏林普魯士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會為例,該基金會管轄著柏林地區17個博物館,國家每年向其撥款1.45億歐元,但這筆資金遠遠不夠維持17個博物館的正常運作,因此門票收入已成為維持博物館生存的重要經濟補充。博物館不是坐等觀眾來參觀,而是利用網際網路等多種方式來“引誘”觀眾。如柏林自然博物館設有教育中心、志願者培訓中心、圖書館,甚至連藏品修復部門和庫房也對外開放。新修復的博德博物館的雕塑修復室定期向遊人開放,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藏品,與修復人員面對面交流。博物館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尋找觀眾感興趣的選題,並增強展覽的欣賞性和藝術性。柏林地區博物館的門票價格6~8歐元不等。據統計,各大博物館的門票收入大約佔全部預算的20%。

各博物館都有幾萬名到十幾萬名的會員,這些會員要繳納年會費,很多會員都經常主動向博物館捐款,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産捐贈給博物館的富豪也不在少數。柏林地區的博物館還十分重視宣傳自己,除了傳統的新聞發佈會、紙媒廣告和戶外廣告外,在網際網路領域也下了很多功夫。不僅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網頁和網站,大的博物館還在社交網站上註冊,社交網站的優勢在於資訊更新速度很快,博物館的最新動態很容易被人們發現,也易於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德國媒體的一份資料顯示,德國有90%以上的人參觀過各類博物館,德國人對博物館的喜愛程度已經超過了足球。

德國博物館利用小商店搞經營活動也越來越被業內所接受,更是受到觀眾的歡迎。因為對德國人來説,參觀博物館後購買相關書籍、經典作品複製件等紀念品回家,是他們的一種消費習慣。現在大部分德國博物館都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品牌優勢開發經營小商店。記者在走訪德國國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小商店時看到,學術和藝術書籍在博物館商店紀念品的銷售中佔有很高的比例。很多德國人看完博物館後,都願意進一步了解館藏內容的歷史背景或其他細節。博物館商店出售的各種書籍,包括畫冊等,價錢不貴,全部是精裝版。這裡的商品琳瑯滿目,特色鮮明,材質講究,製作精細、雅致。各博物館根據自身的主題特點,結合展覽中的事件、人物、工具、生活用品等,製作成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很受參觀者青睞。一位參觀者對記者説:“配有咖啡館、書店、休閒場所,經常舉辦講座、學術會,這樣一來博物館讓人産生一種眷戀,使其成為一個充滿人性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博物館的小商店大多不是博物館自己經營,而是承包給專業機構。在記者採訪結束後不久,德國媒體報道,普魯士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會宣佈,其下屬17家博物館小商店經過招標,選中一家從事圖書出版的公司專營小商店,該公司除了每年向博物館繳納租金外,還要按照利潤比例上交提成。專業機構經營博物館小商店的好處在於,他們善於依託藏品資源和陳列展覽的優勢,從博物館自身找到商機,同時還可以利用多渠道的經營方式。因為專營機構通常承包多個博物館的小商店,各個博物館不但開發售賣自己特色資源的紀念品,還代售其他博物館的紀念品,從而形成一個廣大的博物館商品銷售網。從其實力上看,承包機構有能力根據市場的需求,設計、開發出具有吸引力和個性化特徵的旅遊産品和博物館文化商品。即使是一個效益並不理想的承包機構,其2012年上交給普魯士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會的利潤也達100萬歐元。德國博物館協會主席羅森貝爾格談道,德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商店經營有聲有色,已經成為博物館新的經濟增長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