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戰火中的敘利亞文物保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1 11:11:38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敘利亞危機進入第三個年頭以來,自殺式爆炸襲擊在敘利亞各地時有發生,但27日發生在首都大馬士革的爆炸襲擊卻引發了異乎尋常的憤慨。

原因很簡單——這次造成5人死、8人傷的襲擊發生在擁有5000年曆史的大馬士革老城內。

大馬士革老城是敘利亞6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古跡之一。老城始建於西元前3000年左右,城內擁有125座建於不同時期的古建築,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不僅如此,此次爆炸地點位於極富歷史文化意義的老城主街上。在這條通常被稱為“直街”的主街兩旁,清真寺、教堂、商鋪鱗次櫛比。這條街出現在《聖經》中,現在又被一些旅遊叢書推薦為敘利亞必訪之地。

事實上,自2011年3月危機全面爆發以來,敘利亞很多歷史文化古跡橫遭炮火和盜匪摧殘,大馬士革老城難得“獨善其身”,但27日的爆炸終結了老城的“幸運”。人們不禁擔心,敘利亞的燦爛遺産究竟還有多少能留給後人?

在不久前的一次採訪中,敘利亞文化部副部長巴薩姆·賈姆斯告訴記者,敘利亞西元前一萬年時就已經成為新石器時代文明中心,而在隨後的年代裏,腓尼基人、古埃及人、巴比倫人、古羅馬人、奧斯曼土耳其人等多個民族先後將這片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同時也給敘利亞留下1.4萬餘個大大小小的考古遺址。

賈姆斯説,據敘文化部統計,目前已有5個主要遺址被完全毀壞,無法修復,這其中就有與大馬士革老城同為世界文化遺産的阿勒頗古城。這座建於12世紀的城市大部分已經在炮火中毀壞,其中最駭人的一幕發生在今年4月。一份上傳至網路的視頻顯示,城中一座擁有近900年曆史的著名清真寺的宣禮塔被炮彈擊中後轟然坍塌。另一處世界遺産、位於敘利亞北部的古村落群也遭到大範圍破壞,不過這裡的罪魁禍首是趁火打劫的文物竊賊。賈姆斯説,這些被遺棄的村落裏,古跡遭到大規模違法開發和挖掘,遺址遭到無法挽回的破壞。

針對敘利亞境內文物令人痛心的損毀現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月20日宣佈,將包括大馬士革古城、阿勒頗古城等在內的敘利亞6處世界遺産列為瀕危世界遺産,並呼籲加強對這些古跡的保護。

然而,專家的呼籲難以獲得敘利亞交戰雙方的響應。前不久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的中部小鎮古塞爾的境遇已經表明,軍事上的勝利是雙方唯一目標。而那些“有幸”處於非戰區的古跡,監管的缺失也讓它們成為竊賊的目標。

敘利亞官方説,敘邊境檢查站已經查獲多批被試圖偷送出境的文物,目前違法攜帶敘利亞文物前往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等周邊國家的行為猖獗。

儘管如此,敘利亞文物部門正在盡其所能將文物的損失最小化。據敘利亞國家博物館負責人穆迪爾介紹,國家動蕩以來,這裡能夠搬移的文物已經轉運到博物館倉庫甚至銀行金庫保存。敘利亞全國36家大型博物館中的34家都採取了類似措施,不再展出文物。敘利亞文物與博物館管理局主任馬姆恩·阿卜杜卡裏姆説,由於措施及時,各地博物館只發生過零星盜竊案件,整體上館藏文物的狀況“非常好”。

不過,賈姆斯坦言,鋻於國家目前的困境,文化部門在遺産保護,特別是文物修復方面已感到力不從心。敘利亞希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甚至中國考古專家能夠來敘利亞參與文物修復工作,因為在這方面中國“擁有豐富經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