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大運河”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19 14:07:1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大運河”于5月30日晚六時在聖馬可廣場邊的教區博物館開幕。

展覽現場 章燕紫 炁


  一走進展廳,章燕紫64米長絹本水墨長卷《炁》在眼前展開,在天花板上蜿蜒伸展而去。這幅梳理著河流、大地之經脈,運生生不息之長炁的運河長卷以河流彎曲的形態穿過整個展廳,將全場所有作品的氣息貫穿一起。藝術家將這件傳統水墨畫作以當代藝術裝置的形式來展示,為了達到天上水自然流淌的效果,多次調整畫作的安裝方式及釣魚線的長度、位置、走向等,最後才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炁(Qi),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一種療愈能量,一種意識流;河流,大地的經絡,流動著帶來生機的水和蒸發在半空的炁。

在章燕紫運河長卷下方靠近入口處擺放的一組雕塑作品是彭小佳的《山水雕刻》系列。這組由3件不同顏色的楓木雕刻組合在一起的雕塑,用火山般的形態,將流動的金色水流暗藏其中,充滿著雅致的趣味。藝術家試圖表現水出高源,自上而下,源遠流長的感覺。大運河乃取活水之源,人工開鑿與自然之間,其緊密如山水相依。

展覽現場 何昊遠 起初系列之六字真言


  在運河長卷的另一岸,轟鳴運作著的是何昊遠(何銳軍)的兩件聲光裝置《起初》系列中佛教和道教的部分,作品是以宗教祈禱聲為音源,利用音波的波粒二象性使共振板上的金色尼龍沙粒轉化為宗教崇拜的圖形,如佛教的八瓣蓮花及道教的天圓地方的紋樣。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與河流密不可分,大運河是人類主動干預自然傳播文明的傑作,佛教和道教曾通過運河在中國傳播。這個系列的作品企圖站在物質世界最本質的狀態(波)下闡述信仰的力量。

展覽現場 邱志傑 漕運


  展廳中央,與章燕紫天上水相對應的是邱志傑的裝置作品《漕運》,藝術家將收集自運河沿線的普通人家使用的7條老舊長條木凳,曲曲折折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條地上的人工運河道。木凳的中央是挖空凹下的槽,裏面填上泥土,撒上麥種。由於布展時間緊張,藝術家和助手們想了不少辦法讓種子快速發芽,在展覽開幕當天,“河道”裏總算長出了不少綠芽,甚是好看。民以食為天,邱志傑認為運河的作用不僅是文化等的傳播,更是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貫通。開幕前一天,他將原先擺在麥苗兩旁的筷子全部折斷,調侃此舉有“農民起義”的暗示在裏面。

展覽現場 黃銳 女人


  如果將長城比作具有陽剛之氣的男性,那麼大運河則更像是一位有著陰柔之美的女性。黃銳的組合裝置作品《女人》將大運河的渾厚與靈動融為一體。布展時,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裝置的兩個部分組裝完好。這個黑色厚重的“女人”竟然可以如流水般輕巧地旋轉起來,不露聲色地舞動著……正如藝術家所言:女人就是女人,大運河就像女人。

展覽現場 高潔 失控


  高潔的《失控》系列作品,探討了那些邊緣的偶發想像帶來的失控境遇。本次展覽,藝術家帶來了一些神秘怪物,這些河神有著“電腦”,“手機”等造型,風格來自於傳統的魔神面具,由生活物件製成,用金屬食具所製成的牙齒咬在桌面上,圍坐在居高臨下的桌子上,緊盯坐在椅子上的觀眾的眼睛。河神是運河人的“生活與傳承”的融合,是與“個人”相矛盾而脫離到對立面的意識。

展覽現場 石青 1794公里:與京杭大運河有關的能源地理


  靠近展廳拐角處展開的是石青的作品《1794公里:與京杭大運河有關的能源地理》,這件作品可以説是這個展覽裏唯一一件自發創作,而不是命題作文的與運河相關的作品。藝術家呈現了自己早在2008年從北京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到達杭州的一段獨特旅行。他通過行為藝術、圖片和視頻形式來探討運河沿岸的能源問題。在旅程中,他將麵包車上的兩噸煤炭逐步置換成等重量的汽油、糧食或食用油等,以一種奇特的物物交換、能量距離交換,將這一過程變成對能源地理思考的旅程。

展覽現場 無關小組 共生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最年輕的中國參展藝術家應該是“無關小組”,這支具有強烈社會介入傾向的青年藝術家群體這次走入的是京杭大運河的不同河段。小組的八位成員(陳志遠,高飛,郭立軍,賈宏宇,李良勇,牛珂,王貴琳,葉楠)在運河沿岸收集各類垃圾,並將這些回收物通過洗滌消毒之後,編製成一條長長的龍形漩渦繩子,在繩子的縫隙裏夾雜著他們在運河兩岸拍攝的照片和影像。這是一根把運河沿岸生活碎片編織進去繩子,是一份關於運河在今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如何共生的調查報告。“無關小組”的裝置作品《共生》也是一幅具有敘事性的運河地圖;是已經或即將發生的經歷,而非最終的形態,亦如任何作品都不能輕易地描述這個巨大的變化著的現實。

展覽現場 徐冰 大運河


  挨著“無關小組”陳列的是徐冰為“大運河”展新創作的影像裝置作品《大運河》。他用運河水在宣紙上寫出英文書法“大運河”三個字,並將字跡跡漸漸變幹、消失的過程拍攝下來。在現場觀眾看到的一件精緻裝框、字跡幹透後白色宣紙留下皺巴巴痕跡的書法作品。白乎乎一片似乎除了些透明留痕的機理看不出什麼玄妙,但只需呆上一會兒就可以看到“大運河”的英文書法從有到無,從逝去到留痕的全過程演繹,原來機關是隱藏在作品對面的那部投影儀。藝術家用極簡的視覺呈現,巧妙而富有詩意地將時光與運河聯繫在一起,曾經有過,終將逝去,也終將留痕。徐冰曾寫道:水在地球的縫隙間游動才有生命存活,筆帶著水墨在宣紙的縫隙中游走,就有了中國書法之美。在中國的“高人”,做事情最懂得給自然留出餘地並與之配合,敬畏自然、順應天意而為之。

展覽現場 白崇民2 千里赴約


  與徐冰相望的是白崇民的作品《千里赴約》,兩台跑步機面對面被安裝在木板搭成的兩間窄長、半封閉式的盒子裏,參觀者可以踏上跑步機的傳送帶,邊走邊觀看藝術家的兩部影像作品。作品講述的是:白崇民帶著一支羽毛作為禮物,從北京出發,徒步沿京杭大運河途經城市、向南至雲南昆明以償朋友相見之約。此去穿原過河,翻山越嶺,間遊歷運河之邊......藝術家以照片、影像日誌的方式記錄社會真實民生,再現中國當下的現實。以向內觀看的反省來再次尋找這塊土地自我文化生成的處境。今天現代化快捷資訊、足不出戶的聯絡交流方式,漸漸淹沒了古人千里訪友感受路途爛漫、詩意華彩、情誼相思的多重情感體驗。老白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反思工業化下蒼白、單向度的人,再次體會尋求人性的詩意。

展覽現場 肖魯 毒素


  最後,在展廳的盡頭,章燕紫的運河長卷的收尾處的下方挂著四件肖魯的紙上作品《毒素》,她通過道家傳統的排毒手法,將體內排出的毒素滴在宣紙上,畫面看似優美雅致卻透著一股毒味兒。同時,她將從中國帶來的石槽與威尼斯的運河水放置於作品前面。

展覽現場 霍亂時期的愛情


  除了這些在展廳裏的作品,還有一件放置在樓下庭院中心的作品,這也是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之一——王度的裝置及行為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在助理策展人Archibald Mckenzie(文載)的不斷溝通及努力下,由浴缸及垃圾桶、柴油發動機組成的船,得以在教區博物館一樓回廊的禁區內放置。此作品直接用加西亞.馬爾克斯Garcia Marquez 的小説《霍亂時期的愛情》命名:一條大運河,流淌的是民族的歷史和命運;是時代的變遷和人文精神的消長。作品寓意無畏和浪漫才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乘著一艘理想主義的船,即便是到了絕望和滅頂之災的境地……在開幕現場,王度發動起濃煙滾滾的船,除了自己坐在浴缸裏駕船,還突然興起將策展人肖戈抱上船,邀她一起站在船頭展臂、模倣電影“泰坦尼克號”裏的經典愛情POSE,幽默的舉動頓時激起一片喝彩,也有觀眾當即加入到這場行為中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