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英國美術館到世界工廠的中國吸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8 22:02:57 |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英國貝裏的紙業大亨托馬斯·裏格利在工業革命時期收集到200件藝術品,當時的英國被譽為“世界工廠”。1901年貝裏藝術博物館開放,向公眾展出裏格利的藝術藏品。遺憾的是,工業大發展的時代已然逝去。和英國很多美術館一樣,地方政府贊助的貝裏藝術博物館也面臨資金縮水的困境。

如今的“世界工廠”是中國。認識到這一點後,貝裏藝術博物館以及英國西北部其他美術館將約80幅藝術品運到中國,在6座城市開始“吸金巡展”。“走向現代”是英國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另外一場藝術巡展。“以北京為例,媒體和大眾對這場展覽非常感興趣。”世界藝術館的許飛(音)稱,“對中國其他省級博物館來説,這場展覽首次把英國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

過去10年,中國的美術館逐漸向外國展覽敞開大門。2009年,倫敦泰特美術館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透納回顧展;配合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主題,英國文化協會曾組織英國文化節。“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英國藝術和文化産生興趣。”許飛稱。

“中國每週都在建新館。”英國文化協會藝術項目負責人大衛·埃利奧特稱,“中國新領導層非常重視文化事業。問題在於他們建了這麼多大型館、劇院和音樂廳,卻忘了需要用藝術去填滿。所以中國很樂意和英國方面合作。”

文化有助促進外交和經濟關係。2010年卡梅倫訪華時,就有兩名藝術館館長陪同。定期舉辦海外展覽的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亞洲展品負責人安娜·傑克遜稱:“人們稱之為軟外交,對吧?”她同時認為,對中國人來説,外國展覽的涌入證明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