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馬蒂斯後期作品將登陸泰特現代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3 09:32:41 | 文章來源: 新浪
亨利·馬蒂斯在工作室內進行創作

亨利·馬蒂斯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所創作的傑出作品,將於明年春季登陸泰特現代美術館。參展作品為馬蒂斯的大型彩色剪紙作品,包括著名的《藍色裸體(Blue Nudes)》。

此次展覽將成為有史以來對馬蒂斯後期作品展出最全面的展覽,它將呈獻120件作品,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大合成遮罩(Large Composition with Masks)》,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關於Oceania的記憶(Memory of Oceania)》,以及泰特館藏的《蝸牛(The Snail)》。這些曾被它們的作者展示在工作室中的作品,將首次在展覽上再次相聚。

據策展人尼古拉斯·卡利南(Nicholas Cullinan)介紹,馬蒂斯從1943年開始創作彩色剪紙,那時,七十多歲的他剛經歷一次手術,身體狀況不佳,有如風中之燭。起初這一衝動只是純粹的權宜之計:這種方式比油畫要快捷很多。與此同時,“他開始意識到這種方法的潛力,於是他停止繪畫,選擇專門創作剪紙,”卡利南説。“他談到自己有多麼解脫、是如何被賦予第二次生命的。”

助手根據精確的説明給紙著色、把作品放在適當位置,在助手的幫助下,馬蒂斯能夠“用剪刀很快製作出一幅幅剪紙,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卡利南介紹。他同樣也“挑剔而細緻”,在作品達到完全正確之前,他總是在重做和修改。

這種藝術創作方式逐漸變得根深蒂固起來,“他的工作速度加快而非降低——他日以繼夜的工作,他的助手回憶,當時20多歲的他們都要努力追趕馬蒂斯的步伐。1954年,馬蒂斯在去世前的兩天還在進行創作。”

這些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傑作。“相對於繪畫而言,它們更像是裝置或是環境藝術作品;現在看起來,它們非常當代。這次展覽的有些地方,就是從這一點進行的重新考量,”卡利南説。“它們是線和顏色折疊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一種雕塑——雕刻成純凈的顏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