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2013年TEFAF藝博會銷售業績良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22 13:52:50 | 文章來源: 新浪收藏

013 TEFAF展會現場。攝影:洛蘭·伯德維斯

013 TEFAF展會現場。攝影:洛蘭·伯德維斯

TEFAF馬斯特裏赫特初期銷售業績驕人,藝術品市場走向得到確認

(馬斯特裏赫特,2013年3月17日)3月14日,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TEFAF開幕前一天,已有9175位來自歐洲各地的訪客不顧冰雪天氣對交通的阻礙趕至馬斯特裏赫特,參加本屆博覽會的預展。預展銷售態勢強勁,大師名作紛紛被私人藏家和博物館收入囊中,而其他許多種類的展品也得到了訪客們的普遍看好。火爆的銷售情況在展會正式開幕的第一天得到延續。第26屆TEFAF將在馬斯特裏赫特的會展中心MECC向公眾開放十天,于2013年3月24日閉幕。

3月15日(週五),克萊爾·安德魯教授在今年的TEFAF藝術研討會上介紹了2013年度《TEFAF藝術市場報告》的研究成果----《藝術世界的新星》,報告調查了全球的藝術品市場,並將目光聚集于中國和巴西。研究發現,一個高度分化的市場已經出現,強勁的購買力大量集中在高端市場的最著名的名家名作之上。TEFAF的初期銷售情況證實了這一趨勢,在預展和展覽首日,許多重量級名作就被搶購一空。

在預展期間,荷蘭皇家海牙博物館館長宣佈他已經從荷蘭早期繪畫大師作品專業展商Johnny Van Haeften(304#展臺)處購入了保羅·布利爾Paul Bril (約 1554-1626)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幅架上繪畫和聖傑羅姆Saint Jerome (1592)的銅版油畫《山景》Mountainous Landscape。Van Haeften展臺的最重要展品之一----報價420萬英磅的雅各布·喬登斯Jacob Jordaens (1593-1678)的精心之作----《奧德修斯和娜烏西卡的會面》The Meeting of Odysseus and Nausicaa也已在預展期間就順利售出。

TEFAF現代藝術品展區的銷售情況也十分喜人。布魯塞爾展商Patric Derom Gallery(447#展臺)售出了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942年的紙本水彩畫《隱形的鏡子》Le Miroir invisible,而來自紐約的展商Van der Weghe Fine Art(522#展臺)則成交了一系列的繪畫作品,其中包括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1964年的帆布油粉畫《戴禮帽的男人》Homme au Chapeau,購買者為知名收藏家羅納德·蘭黛Ronald Lauder,以及另一幅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1923-1997) 1962年創作的綜合媒介作品《巢穴》The Den。

TEFAF的古董展區不僅是博覽會最大的展區,而且被許多藏家看作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寶庫。巴黎展商J. Kugel(200#展臺)售出了一個獨特的銀瓶,這是1843年安托萬·維切特Antoine Vechte為呂伊納公爵Duke of Luynes所造,銀瓶上的圖案描繪了海神涅普頓馴服浪潮和伽拉忒亞取得勝利的場景,該銀瓶被一位荷蘭私人藏家收購並慷慨地贈予了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一座讓-巴普帝斯蒂·卡爾波Jean-Baptist Carpeaux (1817-1875)1874年的署名大理石雕像由倫敦展商Daniel Katz(100#展臺)售于一位英國私人藏家。

倫敦展商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202#展臺)的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他們在預展和首日已經售出了相當數量的藝術品,購買者有老客戶也有新藏家,其中一名歐洲私人藏家以30萬歐元的價格購入了展臺的中央展品----一座重要的中國青銅器皿、來自西元前4-3世紀戰國時代至西漢早期的一個“方壺”。而另一件極為珍稀的鑲黃金和寶石的鐘錶櫃、倫敦展商Somlo Antiques帶來的1760年倫敦托馬斯Thomas Grant of London為中國皇室所打造的禮物,則被一名來自中國的藏家收入囊中。

藝術,不止是資産

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及其主贊助商“安盛藝術保險公司”(AXA Art)共同秉持這樣一個觀念:“藝術品,不止是資産。”它們聯手為藝術品收藏者,就風險防範、保存、復原與修復等方面,全方位地提供了獨到的專家意見,讓收藏者們能夠將收藏品保持在最完好的狀態下。www.axa-art.com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