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私人贊助撐起澳大利亞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1 16:06:14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穿過雪梨海濱的“彩虹走廊”,檐椽上飛揚的彩帶旋即映入眼簾,叮叮咚咚的脆鳴聲不絕於耳,一千盞竹風鈴將廢棄的碼頭裝點得如同仙境——這便是紐西蘭藝術家蒂凡尼·辛格為第18屆雪梨雙年展打造的藝術裝置“天籟之聲”,創作期間的所有開銷均由當地慈善家盧卡·貝爾吉奧諾-奈蒂斯一力承擔。

被“免費午餐”砸到的幸運兒並非僅是辛格一人。事實上,本屆雙年展的1100萬美元預算中,超過五分之一來自私人贊助商,這意味著那些商業前景暗淡的“非主流製作”亦有機會登上大雅之堂。相比之下,由經銷商贊助的威尼斯雙年展更像是商業畫廊用以推廣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廣告平臺,展品往往在開幕幾小時內被搶購一空。

雪梨雙年展似乎壓根兒就沒考慮過“收藏價值”這個問題,多數展品均由繩子、紙片、沙礫等“臨時性材料”製成,辛格甚至鼓勵觀眾將風鈴帶回家,自己動手裝飾一番後再送到雪梨港的鸚鵡島。

如此生活化的展示在盧卡看來卻是“精彩至極”。盧卡之父佛朗哥·貝爾吉奧諾-奈蒂斯是大型工程建築公司Transfield Holdings的創始人;1973年,弗朗哥受到威尼斯的啟發,以一己之力創辦雪梨雙年展,意圖重振澳大利亞的當代藝術。在過去四十年中,這一願望正逐漸成為現實。

要知道,十年前,澳大利亞的國際當代藝術館藏及展覽還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無論從規模還是知名度來看均不成氣候。如今,“情況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私人慈善家的慷慨解囊正改寫澳大利亞的藝術版圖,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耗資5400萬美元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下稱“MCA”)擴建工程。翻修一新的MCA不僅設施更為齊備,展館空間更擴大了一半;被選作英國雕塑大師安尼施·卡普爾澳大利亞首場回顧展的舉辦地,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此前MCA一心要“做大做強”,無奈囊中羞澀,數度募資未果,擴建工程一度擱置,直到格林希爾投資銀行聯合行政總裁西蒙·莫登特奉上1500萬美元的“大禮”,MCA館長麗茲·安才有了與雪梨財政部談判的底氣。之後莫登特更“號令群雄”慷慨解囊,成功補上1000多萬美元的資金缺口,一切才算是塵埃落定。

同樣地,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之所以能一躍成為澳大利亞當代藝術重鎮,還應歸功於將畢生收藏傾囊相贈的前紡織業巨頭約翰·卡爾多。來自索爾·萊維特、傑夫·昆斯、唐納德·賈德、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等大牌藝術家的200余幅作品如今均陳列于翻新後的展館中,其總價值超過3600萬美元。

吉恩·謝爾曼是當代澳大利亞為數不多的藝術經銷商/慈善家之一,在過去五年中,謝爾曼當代藝術基金會每年都會為委託創作撥出100萬美元,併為合作藝術家辟出新品展示空間。“過去,你要是想成立什麼基金會,似乎逃稅是唯一可能的動機。”謝爾曼回憶道,直到私人輔助基金會于2001年成立,澳大利亞富豪們才有了“疏財仗藝”的“正當”渠道。此後11年中有900多傢俬人基金會陸續在澳大利亞成立,就連澳聯邦政府亦設立了旨在鼓勵私人慈善活動的“澳大利亞藝術贊助協會(Artsupport Australia)”。在會長路易斯·沃爾什看來,遇上一擲千金的億萬富豪固然是幸事,指望“天上掉餡餅”卻非長久之計,藝術募資還需探索眾籌(Crowdfunding)等新形式。

無論如何,雪梨之所以躋身全球當代藝術新貴,與私人財富的大量涌入密不可分。去年1月,一座氣勢宏偉的地下博物館在塔斯馬尼亞首府霍巴特郊外開張,博彩業巨頭戴維·沃爾什不僅親自為耗資8000萬美元的建築工程埋單,更捐出其多年來收藏的珍奇古玩、現代主義畫作及當代藝術作品。迄今為止,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已突破50萬大關,再次證明了澳大利亞富豪對當代藝術的獨到眼光與敏銳嗅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