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的藝術人生將於今秋迎來“第二春”。經歷整整兩年的翻修擴建之後,鼎鼎大名的 L?wenbr?ukunst藝術集群(art complex)將於西城區的廉租房和舊倉庫中重新崛起,令人不由地回想起90年代中期十數家藝術機構和商業畫廊齊齊落戶瑞士首府的空前盛況。原本只是當代藝術新勢力的一次臨時性遷徙,卻一舉奠定了此後數十年中蘇黎世在全球文化版圖上的重要地位。
在鱗次櫛比的老式磚房之中,剛剛落成的白色混凝土立方體大樓無疑是一個鶴立雞群般的存在。這裡是蘇黎世畫廊和Migros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新總部,亦是蘇黎世文化轉型之路——從魚龍混雜的草臺班子到影響力長盛不衰的當代藝術中心的重要象徵。
8月31日,攝影師沃爾夫岡·蒂爾蒙斯與藝術家海倫·瑪頓的平行回顧展將為新落成的蘇黎世畫廊正式揭開帷幕;2011威尼斯雙年展的冰島“代言人”拉格納·賈坦森亦將為Migros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落成典禮奉上精彩演出;商業畫廊Bob van Orsouw 力邀美國藝術家漢娜·格裏利助陣,Hauser & Wirth 的明星陣容——托馬斯·豪斯雅戈加保羅·麥卡錫更是噱頭十足;頭一回入駐蘇黎世,LUMA基金會便自行設計並“搶佔”了L?wenbr?ukunst西翼展館,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事實上,L?wenbr?ukunst症候群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瘋狂蔓延:附近的街道幾乎被施工腳手架圍得水泄不通,由藝術家自主經營的展館和畫廊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Bob van Orsouw的露絲·利特曼將其稱為“畢爾巴鄂法則”——大型文化中心擁有改變一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面貌的力量。
掌管全球近三成私人財富的瑞士註定將成為藝術藍籌股的黃金市場;然而,作為世界金融重鎮的樞紐,蘇黎世卻繼承併發揚了一種更激進、更前衛的藝術與批評傳統。聯想其20世紀上半葉作為歐洲藝術“最後的避難所”的特殊歷史,卻也是不足為奇。這一傳統之所以能延續至今,蘇黎世畫廊和Migros當代藝術博物館亦是居功甚偉。前者由藝術家和私人贊助商于1985年建立,旨在為當代藝術打造全球性平臺;後者由瑞士最大零售商Migros的創始人戈特利布·杜特委勒于1957年創立,起初僅作為藝術收藏基金會,直到70年代末才開始涉足當代藝術領域,以羅伯特·雷曼、索爾·李維特、喬治·巴塞利茲、約瑟夫·博伊斯等前衛藝術家為主角的大型回顧展均是轟動一時。
與大多數企業收藏不同,Migros基金會素來以“自立自強、求新求變”作為最高宗旨,杜特委勒的雄厚財力確保了“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粹性。“這是一份不同尋常的自由。不用向董事會報告,也不必對贊助商低頭。”在過去十年中,館長海克·穆德曾多次大膽採用迷幻藥、集體無意識等“荒誕派”主題,“親近藝術家,解放觀眾……你可以擺脫金錢的桎梏與現實的束縛。”所謂“舉重若輕”、“化繁就簡”即是如此。
伴隨著Migros成長史的是Peter Kilchmann,Bob van Orsouw,Iwan Wirth & Eva Presenhuber等知名商業畫廊的大舉“入侵”。聲勢浩大的揭幕禮總能博取無數眼球,也讓“重新發現L?wenbr?ukunst”成為一種現象,林林總總的彈出式畫廊和藝術家空間亦不乏“敢為天下先”的氣魄。
2002年,藝術市場的大地震讓L?wenbr?u遭遇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當代藝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説是文化商品。”蘇黎世畫廊主管貝婭特麗克絲·魯夫回憶道,“新一代收藏家從藝術博覽會和大型畫廊——而不是某場展覽——中汲取知識。”若非蘇黎世當局及時出手相救,以重建計劃爭取緩衝機會,L?wenbr?u恐怕早已成為過去式。
“距離産生美”的道理同樣適用於非營利藝術機構與商業畫廊之間。這便是蘇黎世實驗的創意模式,抑或者它“僅僅是一場意外”?無論如何,蘇黎世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一個縮影,它的堅持與偉大是藝術史上永不過時的主題。
在蘇黎世, “畢爾巴鄂法則”同樣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