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兒童博物館
美國的兒童博物館
美國的兒童博物館
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離該市市中心僅有幾個街區之遙。沒有科技館、少年宮中的高科技,也沒那麼炫目,但就是有很多小孩子願意去玩。因為所有東西可隨意觸摸,孩子被允許隨意犯錯。
到波士頓的第二天我就四處打聽兒童博物館,朋友笑我癡頑,殊不知我可是抱著一顆“朝聖”的心。世界兒童博物館的理念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美國博物館協會 (AAM) 將其定義為刺激兒童的好奇心誘發學習能動性,為滿足兒童的要求和興趣提供展示和教育活動,完全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體驗式博物館。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則是美國現今300多家同類中的佼佼者,據説將個中理念實現得淋漓盡致。不知何時起我漸漸不再知道“什麼是玩”,沒有了“動機”的生活希望能從孩童時光中找到一些線索。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距離該市市中心僅有幾個街區之遙,由遺留下來的巨大工業倉庫改造而成。木質的外框架帶來安全感,黃色、綠色彩帶裝飾的玻璃能夠把五顏六色的自然光引入內部空間。一個巨大的奶瓶雕塑是當地著名乳製品公司的捐贈,不是恐龍、不是宇宙飛船,就是這麼香甜、平常的標誌物——這裡是孩子的地盤。進入一樓大廳,一座3層樓高的爬行通道和其中孩子們震天動地的歡叫,頓時讓人的思想和行為如脫韁野馬般鬆開。可惜那個通道只準孩子進入,不然可以爬上二樓三樓。爬行在這裡是多麼愜意的移動方式。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
一樓展出的項目以對世界的觸覺體驗為主,活動項目分為水、沙子、吹泡泡、重力、速度、光等等主題。孩子們在齊腰高的水渠旁用小水桶、水壩、小舢板感受流速和推力。沙子是用特殊無害的材料製成,隨便挖隨便抓隨便散弄得滿地都是,感受它們的鬆軟和可塑性。重力環節我很喜歡,在高低不等的軌道上放入小球讓其自由滑落,觀看高度、速度、距離的相互交換。這些設置體現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核心宗旨:培養孩子的基本技能,激發一生的學習興趣。乍看好似普通,沒有耗資巨大的科技館、少年宮中的高科技,也沒有那麼炫目,但就是有很多小孩子願意去玩。原因之一當然是它們是可以碰觸的,觸覺是兒童學習的最主要渠道。但還有一個核心理唸經常被忽視,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認為,孩子需要一個與他們智力相當的學習環境(Children need a brain compatible learning environment)。不要太難。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不能急吼吼地恨不得把每個孩子都迅速培養為小科學家、小天才。
玩,就是要打破禁忌
“玩”不用學,“玩”的核心在於——打破禁忌。
二樓是這樣的:小廚房、小地窖、小街道、可以用來攀岩的臺階、拿起鐵鋸就可以在特製的墻壁上刻來刻去。有些國內也有,比如在早教中心,在各種兒童活動中心、互動館。但在這裡孩子們的積極主動勁兒,我們沒有。不是故意誇大,回想比較了一下,才發現這裡沒有我們無處不在的一樣東西——大人。小廚房、小超市裏,孩子們也許就只是碰碰這兒、摔摔那兒,拿起又放下,不會煞有介事地去模倣大人完成什麼全套程式,更不會有個人在旁邊一直指導“現在應該幹什麼啊?”“不對,不是這樣。”至於銼刀、鐵鋸,有沒有大人在都不會給他們的,殊不知常理對於才華,從來都是羈絆。在這裡,現實生活中被警告不能碰觸的東西:不能亂進的汽車、飛機、起重機的駕駛室,不能亂跑的理髮店,不能亂拿東西的超級市場,不可以亂跑的建築工地,甚至不能亂玩的水、電、泡泡、沙子、銼刀都可以自由地被使用和佔有,不受任何束縛,可隨意觸摸、隨意犯錯。
禁忌一旦被打破,學習可以通過“讓實物説話”來完成,比如實體大小、但被切開的抽水馬桶家用電器,比如“爺爺奶奶的房子”有一間暴露在外的地窖、一間放滿了古色古香的小擺設的起居室,還有廚房和三角形的閣樓。這座房子也被“切”開,可以使用長輩的家庭用具,還可以從皮箱裏扒出幾件早已過時的衣裙穿戴起來,把自己打扮成想像中的人物;可以從外部觀察房子的結構;甚至通過地面上的一個“入孔”,還可以看到地下的煤氣管子和排水道——這些在城市街道的下面搏動著的血管……
打破禁忌是成人對自己特權進行的挑戰,取決於是否把孩子當作和自己一樣有權利和需求的個體。一直懷疑玩具是不是成年人的“陰謀”、人為劃出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界限”,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是需要去尊重的個體,美國許多兒童博物館都設有3歲以下兒童專區,讓幼兒也主宰一塊自己的地盤。布魯克林博物館還專門為3至6個月大的低齡幼兒設計了一個模擬子宮,供他們在裏面享受安全地爬行。3歲以前孩子的認知模式已經形成,摸摸爬爬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
聽聽孩子喜歡什麼
三樓適合更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學習編播電視新聞;脫鞋步入一座包括廚房、浴室和庭園的、地道的日本住宅;他們嘗試著使用假肢、輪椅和盲人打字機;他們在超級市場的出口處收款記賬;進入駕駛室開飛機……這些東西近年來在國內日漸流行,各種兒童職業體驗式場館大量涌現,但項目設計更多注重“物”而不是“人”,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讓家長滿意,而歐美許多教育項目前期都會邀請孩子做很多輪的諮詢和討論。目前國內最流行的是職業體驗設計,有些場館甚至能最多提供3000多種職業的選擇和體驗,於是還泛出一些家長對孩子“就喜歡做修鞋匠”的擔心。
這些“虎媽”版的兒童體驗更多緣于家長缺少一顆懂得對話的心。同樣是體驗,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提供的是更為完整的世界觀,包括美感、同情心、勞動、注意力、紀律、合作、溝通、責任等等,實景體驗注重的是搭木板、拍錄影的技能,而不僅僅是一個職業的標簽。缺少科學的設計和系統的評估,職業體驗把掌握技能的過程簡化為一個結果,跟抓周沒多大區別,來讓孩子試驗一下看看究竟是塊什麼料,從此定性,甚至不願意聽聽孩子為什麼喜歡和喜歡它什麼。
其實我們的家長也不知道怎麼與孩子或者他人相處。許多年輕的媽媽定期帶孩子去上價格不菲的“早教”,也並不是覺得這些就一定有什麼好處,更多是一件必做的“事情”,孩子交在那裏,也暫時放鬆一下自己。現時中國最“缺愛”的是60後、70後那兩撥,既然得知了“愛的教育”,就總覺得被爸媽散養了,標準的描述是“我跟我爸溝通有問題”。這些人如今成了父母,是最不吝惜表達的,所有自己缺失的、最好的,都要給自己的孩子。過度地保護、壓力、期待,不停地急於給予如炙熱盲目的單戀,並沒有把對方當作獨立個體來對待。70後還趕上了社會競爭加大和陡然的分層,就更舍得教育投入,私營資本為了賺“小孩子的錢”也大都投其所好——啟蒙英語、職業體驗、各種特長班——再貴也得去。兒童體驗場館本來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親子交流的空間,讓那些看不懂自己的孩子的家長們在與孩子搭檔時形成良好的相處模式,只可惜這些更“實用”的東西在我們一廂情願的“虎媽”面前再次被視而不見。
對話展現博物館的公共性
美國兒童博物館的另一項宗旨是服務當地社區。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同時為學校和幼兒教育提供相關資料和研究服務,其露天平臺和小廣場也會定期舉辦一些免費的主題活動,成為城市公共的親子活動空間。博物館的資金一方面來自政府資助,另一方面來自於私人捐贈以及會員費和門票支撐。但是門票和公共服務總是存在必然矛盾。平日裏,20多美元的票價也不算便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每週五博物館設立免費日,同時延長開放時間,歡迎全社會所有階層和學校、公共團體的集體到訪。這一天的人潮洶湧和對設施環境的破壞力反襯出博物館要對公共服務的決心。
由於這公共性,兒童博物館不能完全由私人來承擔。2009年,籌建3年多的廣州兒童博物館因資金短缺而破産,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當代藝術博物館,理由是既可以吸引大人也可以服務孩子。這其中有成年人專屬的傲慢。我們需要一座兒童博物館是源於對孩子的尊重,不僅僅是任自己喜好,扳下一小塊食物來施捨給“不會品嘗也吃不下”的孩子。
兒童博物館是孩子與大人對話、博物館與城市對話的平臺,這種雙向互動的對話也體現在全世界博物館職能與功能的轉變——不再是為專家或政府主導,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恩惠,而更多轉向公共服務和與公眾展開雙向互動。盧浮宮的現任館長強調博物館實際上體現了公民社會和公民的呼聲以及一種公共生活結構。它是爭論和發現的場所,是參與和討論的場所,是傾聽和理解的場所,因此它理應處於城市生活的中心而不是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