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的參展作品為“美人蕉系列”繪畫裝置,包括畫上美人蕉的浴缸、自行車車座、手套、坐墊等。隨處可畫的美人蕉,説明藝術與日常事物之間的邊界不再存在。但是,與絕大多數現成品藝術家不同,蔡錦不是用觀念去點石成金,將尋常物嬗變為藝術品,而是用繪畫的方式去實現這種嬗變。由此,我們既可以看到藝術與尋常物契合無間,又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巨大張力。這種貌合神離的關係,可以説是今天人們內心世界與外部社會的複雜關係的寫照。蔡錦的作品觸及心靈深處的個人經驗,以及這种經驗與外部世界的曲折關係。
杜立志的參展作品為影像裝置“記憶裏的生活散落在別處”,作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投射到地面的影像,一部分為不斷晃動的裝置,影像中的晃動跟裝置的晃動相互配合,對於記憶裏的生活的散落做了形象而有趣的表達。
華慶的參展作品為“十二生肖系列”油畫。華慶將傳統的符號化的動物轉變為更有野性的自然界的動物,比如,用恐龍代替龍,用火雞代替雞,用袋鼠代替鼠,用斑馬代替馬,用犀牛代替牛,用野豬代替豬等等,於是,十二生肖所喻示的輪迴和命運,就不再局限在人類的範圍之內,而是延伸到了更大的生態系統之中。華慶綜合表現、塗鴉、寫實和寫意的繪畫手法,背景佈滿隨意涂寫的數學公式和哲理名言。也許華慶想告訴人們:動物世界也有理性,或者人類世界也有獸性。無論我們做哪種解讀,人與動物的距離都在拉近。華慶希望通過他的作品讓人們思考貫穿整個生命世界的命運與輪迴。
李消非有兩件參展作品,一件為裝置“為什麼我們在記憶時總是用減法”,一件是由六個影像組成的“流水線錄影系列”。裝置中有象徵農業文明的稻殼,象徵工業文明的鼓風機,以及在中國顯得非常時尚的網球場。借助風吹稻殼的意象,作品展示了在急劇變化的社會裏,傳統既飄搖不定又揮之不去。影像將不同的人放入同樣的模板之中,很好地揭示了當代人生活的勻質性和異質性。
劉廣雲的參展作品為“11071,9600114143公里”影像裝置。這個距離是作者在德國Kempen 市的Von Behring 街11號和上海巨峰路1589弄210號兩個住處的真實距離。在影像中,觀眾可以看到兩條移動的線,它們是在一固定地點按照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從一端向另一端移動,走完這條形式虛擬而又數據精確真實的道路需要的時間是92,258個小時。
羅永進的參展作品為作者在1998-2002年間對上海東方大廈385次拍攝的圖片。通過這些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在上海發生的巨大變化。
羅永進在現場布展
劉廣雲和楊千的作品
翁奮的作品是題為“意識形態”的大型裝置。作品用各種蛋殼壘成,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意識形態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意識形態發生劇烈衝突,作者用幽默和直觀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當下國際政治的理解。
向利慶的參展作品為題為“樂隊”的系列繪畫和一組反映生存壓力的圖片。繪畫和圖片都反映了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
徐坦的參展作品是裝置“九月九的酒”。作者在展館裏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手提箱,裏面佈置成卡拉OK練歌房。觀眾可以在其中盡情放歌。
楊千的參展作品是裝置“北京—漢諾威”。作者巧妙地將運輸作品的集裝箱做成他的作品。20英尺的集裝箱,裏面貼滿楊千用微網志徵集的各種圖案和文字,外面涂滿了博友們的微網志名。楊千的這件作品,揭示了今天中國的文化意識的轉變,由文化進口轉變為文化出口。但是,輸出的內容不是幾千年積澱下來的經典,而是朝生暮死的草根;輸出的方式不是賽博空間裏的資訊傳遞,而是航海時代的遠洋運輸。作品充滿了幽默和反諷,既讓人娛樂,又令人深思。
喻高有兩件參展作品。一件是與張瑋合作的影像裝置“110-2”,一件是她獨立完成的“6小時”影像。“110-2”原本是一次行為藝術。喻高與張瑋在北京徵集了108位男性表演者,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膚色,説不同的語言,讓他們戴上統一的大蓋帽,穿上統一的白短褲,按照藝術家的指令,做出統一的動作。“6小時”是喻高專門為這次展覽創作的影像作品。根據中德6個小時的時差,喻高連續拍攝6個小時的電視節目,每五分鐘隨意切換一次頻道。
原弓的參展作品為大型裝置“200個盒子的記憶”。原弓用紙箱組成摩天大樓形象。從中冒出的氣體,隱喻被壓抑的呼吸。對氣體和氣味的運用,是威尼斯雙年展作品《空香》的延續。不過,這次表達的更多的是個人記憶。
原弓作品《記憶》的局部拼圖
原弓作品《記憶》的局部拼圖
章清有兩件作品參加展覽。一件是影像“別太狠”。三個影像拼成三角形,錄影內容是藝術家追溯童年時給過他惡臉的人們,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當時的情形以及這些人之所以不給他好臉色的緣故。另一件是裝置“一切皆有可能”。在撞毀了的汽車引擎蓋上的每個摺面,刻上由骰子點數組成的圖案,用以表明瞬間的可能性最難預測。
德國會展中心為“時差”展覽提供了6千5百平米的場地,預計有近30萬人參觀展覽。本次參展作品多為大型裝置和影像,需要較長時間的搭建和調試,再加上場地條件有限,許多設施需要重新配置,經過藝術家們夜以繼日的工作,展覽終於如期開幕。展覽獲得了各方面的好評。觀眾認為,這些作品體現了中國社會和中國當代藝術的新面貌。
現場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