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到柏林博物館看文藝復興面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1 10:16:10 | 文章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達·芬奇的《抱白貂的少婦》

多米尼克·吉蘭達約的《老人和他的孫子》

兩德統一後,首都柏林逐漸發展成為活躍的國際藝術中心。如果説20世紀50-70年代西方藝術的中心是美國紐約,80-90年代西方藝術中心是法國,那麼21世紀的柏林已逐漸承擔起全球藝術文化中心的功能。今年8月底柏林博德博物館舉辦的《文藝復興面孔——義大利肖像藝術傑作展》正式開幕。喜歡藝術的德國人為之瘋狂,他們以目睹珍品原作為最大精神享受。開展以來,博物館前天天排著長龍,參觀者要等兩三個小時才能購票入館。作為採訪記者,我們也要在細雨中等一個多小時才拿到入場券。

《文藝復興面孔——義大利肖像藝術傑作展》在柏林博物館島上的博德博物館內舉行。著名的柏林博物館島199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博物館島還被稱為“普魯士的雅典山”,島上有四座博物館,它們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一。柏林人説,不去博物館島,就等於沒有來過柏林。博德博物館三面被施普雷河環抱,新巴洛克風格與奇特的圓頂結構打破了博物館島上其他建築確立的古典傳統。強悍的圓頂和宏偉的入口大廳宛如橫跨在施普雷河上的一條大船。

《文藝復興面孔》共展出150多件精美的繪畫、雕刻、像章等作品,薈萃了來自倫敦國家美術館、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和法國盧浮宮等50多個博物館的精品,全面展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繁盛的藝術創作成就。展覽分三個部分,首先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佛羅倫薩的畫派。在文藝復興時期,集聚在佛羅倫薩的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喬托、莫迪利亞尼等最卓越的藝術家們,創造了大量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的雕塑和繪畫作品。人物肖像繪畫在15世紀前還沒有成為歐洲藝術家的主題。到15世紀初,肖像繪畫的內容大多圍繞王室、貴族及歷史傳説人物。隨著新興資産階級的發展,一場提倡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反對封建思想意識和基督教神學的思想解放運動悄然興起,這就是最初的文藝復興時期。這個運動以義大利佛羅倫薩為中心,逐漸遍及全歐洲。美的追求和愛的覺醒幾乎是這個時期繪畫的主題。體態優美的女人、和藹可親的母親和父親的形象,取代了傳統的神聖、莊嚴的偶像。展覽中突出了義大利佛羅倫薩畫家中的傑出人物弗拉·菲利波·利比(Fra Filippo Lippi,1406-1469)的作品。令人駐足的是多米尼克·吉蘭達約的《老人和他的孫子》,藝術家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重病中的祖父,他那病變的特徵,給人明顯的沉痛和壓抑感,那注視孩子並留戀人生的目光,以及小孩看著祖父的稚氣神態和其蓬勃的生命力,都給人一種視覺的震撼。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世俗君主、貴族、軍人、富商、學者等各色人物的肖像。隨著文藝復興人文思潮的興起和推廣,倡導對人的尊重,人的價值得到肯定,描繪世俗的人和人的現實生活的肖像畫隨之出現。伴隨工業化以後商人階層的出現,描繪商人的肖像畫佔了較大的比重。這部分展品除了肖像畫外,還有大量頭像雕塑和像章。像章是15世紀出現的另一種類型的肖像。在文藝復興時代之前,像章主要是為神、英雄和帝王而做,普通人為自己製作像章這本身就頗有深意。這些像章也表達了人們對於藝術和自身的新觀念及提高社會和文化地位的願望。這裡還展出了其他文藝復興大師,如多納泰羅、布魯內萊斯基、波提切利、皮薩內洛、韋羅基奧、曼特尼亞、貝尼尼和安托內洛等人的作品。

第三部分是威尼斯畫派的作品。威尼斯是個完全不同於佛羅倫薩的都市,它是商業和貿易的中心,是資産者雲集的市場,這裡的人們天生具有歡樂明快的氣質,以奢侈揮霍而聞名,威尼斯的婦女更以酷愛修飾和自由無拘束的性格為榮。這裡的一切,為繪畫提供了陽光燦爛的、充滿歡樂自信的、色彩艷麗的環境。在這裡我們從貴婦人肖像中看到了無限豐富艷麗的色彩變化,人物的服裝、頭上和頸上的首飾、華麗的衣料等細節都非常清晰地體現在畫面中。這一時期的作品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鼎盛階段。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主宰畫壇。特別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可以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它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而此次展出的是達·芬奇的另一幅人們很少能看到的真品《抱白貂的少婦》,這幅名畫的所有者是波蘭的恰爾托雷斯基家族。所有者擔心此畫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壞最初並不同意拿到柏林展出,而且波蘭方面決定,此次展覽後《抱白貂的少婦》將在10年內不會離開家門半步。畫中抱白貂的女人是米蘭莫羅公爵的情人加勒蘭妮,擁有非凡的美貌,她的臉龐秀雅細膩,眼睛聰慧靈動,抱著白貂的雙手修長柔軟。據説,加勒蘭妮是一位才女,她精通拉丁語、會寫詩還能與學者討論哲學問題。她的懷裏為什麼要抱著一隻不尋常的白貂,至今還是個謎。藝術界有人認為,這幅作品其實不太像達·芬奇平常的風格,一定是因為達·芬奇為迎合新主人的口味而畫。

觀眾們長時間站在那些肖像畫前凝視。不少觀眾參觀完展覽後,仍不願意離去,他們涌到博物館的咖啡館裏繼續著對肖像畫的評論。博物館前從7點到18點始終排著長隊。

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