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英國收藏大家Anita Zabludowicz在芬蘭打造藝術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2 13:47:58 | 文章來源: 藝術眼

Sarvisalo是芬蘭東海岸上一個遙遠的小島。雖然它的位置不被人們看好,但這改變不了它即將成為全球藝術地圖上的一個焦點這一事實。據報道,已經有多家美國的博物館預定了來這裡參觀的行程。

這個小島是英國收藏大家Anita Zabludowicz及其丈夫Poju Zabludowicz創立的最新藝術項目的所在。這對夫婦從1995年開始收藏現代及當代藝術,兩年前,他們決定將這個夏季避暑地改造成為一個“藝術公園”,隨後便著手將部分藏品安置到這裡。他們還委託了馬修·戴·傑克遜(Matthew Day Jackson)以及詹姆斯·艾爾蘭(James Ireland)等藝術家在室外創作作品。對於一個人口只有200左右、並且只有一個商店的小島來説,這也許是它面臨的最大的改變了。

整個藝術項目將會在2012年夏天正式啟動。不過首批委任計劃已經面世了:英國藝術家理查德·伍茲(Richard Woods)為一幢小型的度假別墅換上了“新顏”。他給整個建築物覆蓋上了一層金屬薄板,並且還給它印上了受東倫敦一幢石頭材質的房子啟發而設計出來的圖案。這種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設計實際上是嘗試了這樣一個理念:一座城市化的房子借鑒石材覆面這種鄉村風格的傳統,然後回歸到淳樸的起源上。

將藝術帶到Sarvisalo島上這個想法是Anita去直島旅遊之後産生的——直島是日本的一個小島,上面坐落著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設計的現代美術館。Anita説:“我以為這個地方會像香格里拉一樣,結果我被它的樸實和陽剛震撼到了。那些巨大的山頭仿佛是沉重地墜落在這個美麗的島上一樣,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感覺。然後我就想,我們也可以把Sarvisalo島改造這樣子,但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再結合它的自然特色來改造。”

作為一個開始,Anita認為使用現成的物品更好,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向那些從來沒看到過這類作品的人展示藝術。其中一間“畫廊”便是一個古老的舢板棚,裏面放置著Anita最近在南韓、日本以及中國購買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家從來沒有在芬蘭舉辦過展覽,”Zabludowicz收藏的主管Elizabeth Neilson説。“關於收藏有一件很糟糕的事,那就是許多作品都被儲藏起來了,而Anita現在所做的事能夠使藏品被人們欣賞到。”

提供欣賞作品的途徑是最重要的,但是Anita還認為照看這些藝術家也是她的職責之一。在她看來,“擁有藝術品是一種責任。你通過購買藝術家的作品而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那麼你同時就應該成為他們的指導者。他們應該享受一種‘售後服務’,我想這是一件充滿了母性氣息的事——尤其是對那些年輕藝術家來説。”Anita是紐卡斯爾一位商人的孩子,在藝術方面沒有任何背景。Anita説:“起初,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在文化上滿足我,我只能工作和去迪斯可舞廳。”在她辭去了一份室內建築師的工作、並有了第一個小孩以後,她開始收藏藝術。“Poju和我一起去紐約看了一場名為‘High and Low’的展覽,然後決定開始收藏藝術。我足足研究了四年的時間,才開始買進我的第一件藏品。當時我覺得這充滿了風險,而經銷商仿佛也很不情願賣作品給我。現在我明白了什麼是緊要關頭,我知道如何變得強力一些,否則就很有可能錯過一些很棒的作品。”

Anita Zabludowicz

今年,預計將有5位藝術家來到Sarvisalo進行創作,而長期計劃則是將這裡打造成一個“人們可以到這裡來欣賞藝術併為之停留的地方”。被選中的藝術家幾乎不能相信自己如此地幸運:這是事實,其中一些藝術家表示自己一直在等待這樣一個機會,但始終沒有找到。人們通常會注意到私人藏家會加速發展自己的藏品,直至建立起自己的博物館來儲藏藏品。但是也存在一些別的發展途徑。現在,這些私人藏家開始自己委託藝術家創作作品了,這通常表現為為某個特定的地方定制。馬修·戴·傑克遜在這裡創作的作品——他將它描述為一座墳墓——就直接受到了Anita其中一個倉庫的啟發。該藝術項目的另一個受益者理查德·伍茲將自己的作品看作是一種回歸,回歸到一個展覽館擁有自己的藝術家及設計師的年代。他説:“私人藏家擁有公共藝術創作主體所不具有的自由。公共藝術在某些特定方面就是一個犧牲品。如果你只需要取悅一個人,那就容易得多。”

一直以來,藝術都是一個能夠成功地改變城市的工具(你可以想想畢爾巴鄂),但是現在,這種文化旅遊業似乎也被私人藏家掌控了。一旦Anita的這個藝術項目開足馬力全面啟動,伍茲很肯定地説:“ Sarvisalo的藝術就將會改變來這裡參觀的遊客的類型。藝術在這裡會起到一種社會工程師的作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