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法雕塑家澆鑄自由女神像 險遭博物館否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18 14:34:2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為美國紐約的象徵,自由女神像一直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大量自由女神像的仿製品被不斷製造。現在,人們終於可以買到與原版女神像有著最親近血緣關係的複製品了。根據《紐約時報》6月7日報道,法國最古老的一家藝術鑄造廠阿奎爾第蘇瑟鑄造廠根據女神像原作者——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的原始石膏模型,澆鑄出了自由女神像的“親姐妹”,讓女神像的喜愛者們驚喜不已。

據介紹,出售該複製銅像的是專營畢加索、杜布菲等藝術家作品的法國藝術品經銷商紀堯姆·杜哈梅。6年前,杜哈梅陪當時上小學的兒子一同參觀了主要展出工業發明的巴黎藝術和工藝博物館。當他不時地停下腳步欣賞各种老式飛行器時,突然被一件展品吸引住了。在他眼前,一座熟悉的女子塑像面容冷峻,高擎著火炬,頭戴皇冠。第二天,杜哈梅再次造訪博物館,得知那件展品就是1884年法國政府贈送給美國政府,用來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自由女神像的原始石膏模型,從底座到頂部火炬約3米高。巴托爾迪將該模型放大了16倍,製成美國紐約港46米高的鋼銅合金自由女神像。1907年,在巴托爾迪去世3年後,他的遺孀將模型捐贈給了博物館。

當杜哈梅初次見到這座模型時,模型還從未被複製過。“這簡直難以置信。”杜哈梅回憶道。他向博物館提出一項交易,買下用該模型澆鑄12座銅像的權利,這是法國法律允許的最大數量。博物館可以保留第一座,然後杜哈梅將其餘的出售從而收回投資。

在此之前,博物館曾拒絕過無數關於該雕像的出借請求,尤其是一些來自美國相關機構的請求,因為石膏是易碎品,不適合長途運輸。博物館也曾考慮過自行澆鑄新模型,後來發覺並不可行。“我們是非營利機構,”該館主任皮埃爾伊夫·加尼爾説,“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完成這一浩大工程。”

杜哈梅的澆鑄計劃一開始差點遭到博物館的否決,因為專家擔心硅膠鑄模會損壞嬌嫩的石膏。該計劃暫停了一兩年,直到法國“7Dworks”公司發明瞭一項新技術,可以在不接觸的情況下直接將雕像掃描繪製模型圖並且精確到髮絲,依此可以澆鑄出幾乎完全一樣的複製品。如此,博物館才得以放心地將澆鑄的銅質版本租借出去,滿足藝術機構和女神像喜愛者的需求。而杜哈梅在出售銅像時,還會讓購買者簽署一項協議,保證尊重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意義。這些銅像的售價為110萬美元。

目前,在巴黎南部的鑄造工場內已有4座複製銅像誕生,均採用古代脫蠟技術鑄造。廠主休伯特·拉克魯瓦介紹説,每座銅像約重453公斤,需要600小時完成,第一座更是花了一年時間。這座銅像已于兩個月前遷入巴黎藝術和工藝博物館的入口處,對遊客産生了巨大吸引力。許多人高舉一隻手臂,在它面前合影留念。他們中有義大利遊客,也有法國情侶,大家看到這位手舉火炬的女神表現得十分興奮。近日,美國駐法國大使查爾斯·H·弗金為銅像舉行了落成儀式。弗金在儀式前表示,該雕像將“凸顯法美兩國友誼,對於美國數以百萬計的移民及其後代具有燈塔般的象徵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