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聚焦東歐藝術的維也納國際藝術博覽會處境尷尬(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19 17:53:16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維也納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表演

于2011年5月12日-5月1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辦的第七屆維也納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Viennafair)幾乎是悄無聲息地就過去了。作為一種差別性的生存策略,這一屆的博覽會把關注點放在了東歐藝術上,吸引了多達127家畫廊參與,然而比起同期的阿姆斯特丹藝博會、藝術布魯塞爾,維也納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人氣和外界評論令它黯然失色。

國際藝術市場一度出現了不少的俄羅斯實力收藏家,因而主辦方把目光放在了東歐藝術市場上,博覽會邀請了很多的東方藏家,期待他們能夠買走一些奧地利作品。但是博覽會給人的整體感覺令人困惑,很平庸。奧地利本土畫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大部分的東歐藏家以及少數的美國人是這屆博覽會的主要特點,尤其地缺乏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也鮮有突出的作品。

當然也有很樂觀的參展商,布達佩斯的ACB 畫廊的Hegedüs Orsolya就説道:“美國人不喜歡我們的觀念藝術,但我們賣給了奧地利、德國、丹麥的藏家。這次博覽會吸引了很多匈牙利的收藏家,通過這些聯繫,我們可以和一些東歐的畫廊達成合作。”

然而外界評論對這屆博覽會來講是殘酷的。“都是些令人不愉快的觀念藝術和差勁的繪畫。”參會者Johann K?nig表示,“我以為能發現更多的東歐的藝術呢,但是沒有。”藝術家Frank Elbaz也抱怨:“品質太糟了,還不如一個通過邀請但有著真正觀點的小型博覽會。”

奧地利本土一家藝術雜誌主編Rita Vitorelli表示,這次的博覽會是一次用新的策展方式與市場相結合的嘗試。她還補充到:“維也納很不錯,但它需要一個好的司機。”

(English Version)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