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隨筆:丹麥人的“個性化”祭祀方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04 13:14:30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哥本哈根4月4日專電:(新華社報道員 吳波 宣敏)丹麥沒有類似中國“清明節”的專門日子。現在,追思和懷念逝者在丹麥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是很純粹的一件“私事”,但其中所體現的丹麥文化特性和人文情懷同樣讓人感動。

在有的國家,人們會聚集在公共場所紀念逝者、表達悲痛。但在丹麥,公開表現悲痛的做法並不被提倡。在公共場合哭泣,哪怕是在教堂舉行葬禮的時候因悲傷流淚都被認為不合適。雖然一些老的傳統正在復蘇,但大多數丹麥人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紀念逝者,大眾化的集體祭祀習俗在這裡並不流行。

據丹麥民俗檔案館負責人埃爾塞·馬利·科弗德介紹,丹麥在1770年有了萬聖節,在這一天老百姓通過一些特別的習俗紀念逝者,如準備一些特定的膳食或者去教堂參加紀念儀式。19世紀,丹麥人去世之後會有為期3天的紀念活動,從20世紀中期到20世紀80年代,丹麥人傾向於將逝者安葬在無名公墓。大約在30年前,人們開始將逝者安葬在私人墓地裏,祭祀方式也開始趨向個性化。

對於丹麥人而言,追思逝者無需一個固定並公認的時間,而丹麥墓地的社區化管理客觀上也給人們提供了便利。步行可至的距離,公園式的規劃,在某個週末假期或是茶余飯後,帶上一束逝者生前喜愛的鮮花,就能傾訴衷腸,表達追思。許多人每個月都會去墓地看望逝去的親人,有的甚至是每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逝者永千古,生者長追思”的道理。

由於很多丹麥人希望自己死後安葬在無名墓或將骨灰撒向大海,對逝者的紀念也就更沒有一個統一的範式。在丹麥人看來,情感的表達與祭祀的形式和規模無關。

在哥本哈根國家公墓,安息著丹麥歷史上眾多著名人物,其中就有童話作家安徒生,經常有慕名而來的遊客或丹麥當地人前去瞻仰獻花。而在安徒生的誕生地——丹麥歐登塞市,更是隨處可見其紀念雕塑,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以獻花方式表達對這位童話大師的崇敬和懷念。

接受採訪的延森先生出生在丹麥的一個大家庭。祖父在二戰參加地下組織抵抗納粹德國,祖母就成為一家之主並盡力撫養大3個兒子。祖母去世後,每年祖母生日這天,延森的家族都會以家庭聚會的方式紀念祖母。這個傳統在延森家族已保持了20多年。“我們都很愛我們的祖母,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紀念她,並將老一輩的事跡和精神傳承下去。也希望下一代繼續這樣的傳統,”延森説。

嚴斯是一位年輕的丹麥人,他認為,紀念逝者的方式如何並不重要,追思的對象也不一定只是自己的親人。許多丹麥人在節假日都會去公墓為自己敬仰喜愛的逝者獻花。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思念與熱愛之情。

個性化的祭祀方式對於丹麥人來説是如此重要,但隨著時間的變化,也會産生新的事物。對丹麥祭祀文化頗有研究的科弗德説,儘管他不認為丹麥會設定一個統一的日子來紀念逝者,但由於新媒體的涌現,同時心理學家和醫生也一直強調釋放悲傷的重要性,追思逝者的活動也有從個性化趨於集體化的趨勢,這也很合情合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