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今年特納獎頒給了一首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8 14:01:3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蘇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憑藉她在克萊德黑色水域之上哼唱的蘇格蘭小曲獲得今年的當代藝術最高獎項——特納獎,前晚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宣佈獲獎的聲音幾乎被抗議學生的口號和呼喊聲掩蓋。倫敦幾所藝術院校的學生借寶地抗議政府削減藝術教育經費,在倉促搭建起的圍幛內的藝術家也齊刷刷聲援學生。

獎頒給能證明自己的人

前天晚上,一年一度的特納獎頒獎禮在泰特美術館舉行。45歲的菲利普斯成了史上首位沒創造任何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就獲獎的藝術家,她的獲獎作品是一件“聲音雕塑”——盤旋在家鄉格拉斯哥的克萊德河上的16世紀蘇格蘭歌曲Lowlands Away,這也是5月格拉斯哥國際藝術節的一件裝置,當時在格拉斯哥市中心三座大橋下面播放著這首歌的三個不同版本,唱著一個淹死鬼回來尋找愛人的故事。評委會認為“她的作品引起人們知性的和情感的反應”。歌聲為她贏得了2.5萬英鎊獎金,其對手包括Dexter Dalwood、Angela de la Cruz和Otolith小組,每個受到提名的藝術家將獲得5000英鎊。

上個月在接受採訪時,菲利普斯曾表示自己兒時在教堂的經驗給予了她創作的啟示。

“我討厭自己的聲音,”她説,“特別討厭説話的聲音,我覺得自己總是在咕噥,根本聽不清。”

評論家似乎喜歡她的聲音。“菲利普斯的聲音作品中那種悲傷的力量令人驚訝,”《獨立報》的Charles Darwent在格拉斯哥聽了原版後説,“在克萊德河一座橋下,這個聲音似乎正喚出蘇格蘭的鬼魂。”

菲利普斯此前的作品包括1998年的《過濾器》,當時她在擁擠的公車站和超市突如其來地唱起Radiohead或者Nirvana的歌。

特納獎一直自命為“最負盛名”和“最具爭議”的當代藝術獎項。然而,人們似乎開始覺得相比1990年代,這些年的特納獎有些平淡。1993年,達明·赫斯特憑藉著名的酸水浸牛《分割的母子》(Mother and Child, Divided)獲獎。

今年5月,泰特館長Penelope Curtis表示獎項不再是頒給“涌現出的天才,而是給那些能夠證明自己的人”。特納獎的頒獎對象本是不到50歲的“年輕人”,去年獲獎者49歲的理查德·萊特被稱為“搭了末班車”,今年的獲提名者也都年屆40。

抗議不是衝著特納獎來的

儘管特納獎微調了頒獎方針,不過圍繞著特納獎的青春激奮精神絲毫未減。

在頒獎禮的同時,來自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聖馬丁中心等倫敦幾所藝術院校的學生佔領了泰特美術館的大堂,抗議政府削減高校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經費。參加抗議的學生,據統計大概有200至400名。

安保人員倉促搭起了屏障將抗議者和頒獎現場分隔開來。與會嘉賓看不到抗議者,但是一定能聽到他們的呼喊。而他們對於抗議者的反應幾乎是一面倒的同情。

特納獎新晉得主菲利普斯在領獎時説:“我支援藝術家,反對削減經費。”從頒獎臺上下來,她表示:“我讀書時就經常參加各種抗議。我的心已經跑出去跟他們在一起。”

雕塑家Richard Wilson稱,“我覺得在特納獎之夜進行抗議非常聰明。要抗議就不能輕聲細語,一定得大聲呼喊。”特納獎評委、小説家和評論家Philip Hensher表示:“這是他們尋求關注的機會,他們完全有權利在此抗議。”

參加頒獎儀式的文化部長Ed Vaizey對《衛報》表示:“我只是希望他們也做些實事。”

藝術家Bob和Roberta Smith稱削減經費是“自1930年代焚書之後對文化最大的打擊”。

切爾西藝術學院的講師Gill Addison在泰特外面派發傳單。“抗議不是衝著特納獎來的,但是我們的文化藝術正面臨危險。”Addison説,“這事關特納獎的將來。如果藝術家再不能接受像樣的訓練,它怎麼辦下去?”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