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義大利“中國文化年”羅馬拉開帷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08 16:19:33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10月7日,慶祝中意建交40週年暨“中國文化年”開幕式在羅馬舉行。義大利“中國文化年”將通過文化藝術展、音樂會、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向義大利人民全面展示中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和當代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

古羅馬鬥獸場披上中國紅 首次為外國“改變顏色”
 

再高明的繪畫大師,也難以將古羅馬鬥獸場一夜之間涂成中國紅。作為義大利“中國文化年”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鬥獸場從6日晚起披上了象徵喜慶吉祥的“中國紅”,並在外墻的正面,打出了中意友誼四個巨幅隸書漢字。而到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抵達羅馬後,車隊也專程從鬥獸場開過,見證了這象徵中意友好的時刻。

據義大利文化部文物保護與發展促進司司長萊斯卡介紹,古羅馬半獸場為外國“改變顏色”,這自古羅馬鬥獸場建成後是第一次。為古羅馬鬥獸場 “披”上中國紅,並在鬥獸場周圍的街道挂上中國紅燈籠。負責此次“照紅”互動的意方負責人介紹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而這次利用紅色的燈光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同時也是表示對中國朋友的歡迎。為了迎接即將開始的義大利“中國文化年”,不僅鬥獸場外部裝飾了“中國紅”,在內部也利用高科技設置了夢幻的紅色水波效果,並在中心舞臺上搭建了水幕表演臺。可以説,義大利政府為了能更好地體現出“文化年”主題和中意兩國特色,動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棒的藝術設計者。

秦漢、羅馬文明共展義大利

作為中國與義大利政府間第一個文物交流合作項目,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和義大利文化遺産與活動部聯袂舉辦的大型文物展覽“秦漢—羅馬文明展”也于近期在義大利米蘭市皇宮博物館隆重開幕。

“秦漢—羅馬文明展”展出了中意雙方精選的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2世紀中國秦漢時期和羅馬帝國時期的489件文物。中方的211件(組)展品來自19個省市和自治區的60家文博單位,其中不少展品是第一次在國外展出;意方的278件(組)展品來自義大利羅馬、那不勒斯、龐貝等地區10家博物館。這些展品多為兩國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這些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物再現了西元前三世紀到西元二世紀之間,雄踞世界東西的秦漢、羅馬帝國的輝煌文明。

這個獨特的展覽將古代相距遙遠的兩個文明帝國溶匯在一起,展廳展示的秦漢文明與古羅馬文明的文物消除了人們的距離感,人們通過這些文物可以直觀地體會到兩個文明的不同特點。其中既有反映古羅馬時代人們的衣食住行雕像、器皿,也有反映秦漢時代中國的絲綢、玉器、漆器和造紙工藝.一件件珍貴的雕塑、繪畫、石刻等文物將觀眾帶入到古代帝國的建立、物質文明、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等歷史之中。

除了秦始皇,更歡迎中國當代藝術來義大利

義大利文化部遺産保護與促進司司長萊斯卡先生商人出身,他稱,現在很多歐洲國家都把目光投向中東,他們認為迪拜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但義大利人對此不敢茍同,相反,義大利相信中國才是最值得重視的投資夥伴。此次,為期一年的義大利中國文化年的召開必然會進一步加深義大利人對中國的認識,進而進一步促進義大利和中國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萊斯卡説,今次文化交流活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展示佔很大部分,但這絕非全部。中國國家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已經來到中國,他帶來了很多令人炫目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將在羅馬以及都靈等地展出。此外,還會有一個專門的當代女藝術家作品展和一個當代建築展,這些展覽會在義大利的多個城市展出。它們必然會為義大利民眾呈現一個現代化的中國。

羅馬城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建築群落給記者團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座古老的城市不僅保持著舊有的建築和面貌,而且非常完美地容納著今日羅馬人的現代生活。這在城市規劃與發展史上堪稱奇跡,對此萊斯卡先生也有介紹,城市規劃者對城市遺産首先要有敬愛之心,他們必須明白,這個遺産不僅需要善加保護,而且必須令這古老的城市為城中人帶來益處,這樣的保存才可以持續。在具體的措施方面,羅馬城不僅規定城區不允許出現現代風格的建築,而且對高度也有限制,此外,在必須進行地下施工時,必須先找來保護專家進行細緻論證,以保持遺産形態完整為最高原則。

萊斯卡先生曾多次前往中國,面對記者“對中國城市建設有何感言”的提問,萊斯卡先生稱,可以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