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巴黎古董雙年展:珠寶業新挑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26 15:09:14 | 文章來源: ARTINFO

迪奧“維克多瓦之匣”耳墜,由維克多瓦•德•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設計
 

巴黎報道——帕特裏克·巴扎南(Patrick Bazanan)為第25屆巴黎古董雙年展(The Biennale des Antiquaires)設計了一隻柔美的首飾盒,灰色軟墊,內嵌絳紅深格,綴有點點玫瑰。

各展臺極盡奢華之能事,當代奢侈品設計大家紛紛押寶于戲劇舞臺般的布景,以及具趣味性或圖案性的美學口味。夏奈兒的空間內,鑽石仍舊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一位高雅的女士正在試戴他們的最新款設計,一枚名為“羽筆”的白金別針,鑲有24顆鑽石。究竟是將之別於外套翻邊上呢,還是飾于冠形發髻上?她猶豫著……

作為雙年展的新客,路易威登與伯爵分別展出了花體圖案的首飾與雞尾酒戒指(莫希托、威士忌與“四海為家”)。迪奧設計師維克多瓦·德·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在她的花式系列中加入一些綴有鑽石的頭顱,令人聯想起那迷人的“死亡象徵”。然而正如今年展示的那些將沃霍爾式絲網版畫與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相結合的繪畫創作與傢具設計,這小小的首飾設計行業,也不帶重復地往返于當代設計與古典裝飾之間,表現出一種幾近流失的技巧,時而傳遞出某種屬於過去的浪漫遺産。

ARTINFO法文站為您帶來一些引人入勝的看點。

卡地亞:祖母綠再現,及木製豹紋

這一系列的當代設計都是為本次雙年展所特別打造的,包括60來件獨一無二的設計,以及11件珍品,都作為首飾展示。其中可見一些從不同拍賣重新購回的、來自卡地亞經典系列的作品。為之添彩的,有如同雕玉這般使用古老寶石的當代設計。卡地亞高級珠寶設計總監傑奎琳·卡拉奇(Jacqueline Karachi)為此組建了一支由6位內部設計師組成的隊伍,于兩年內分擔完成了這項工作。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展示,是一枚重達141.13克拉的巨型雕花祖母綠,來自一塊古玉石,曾有多種設計向購買者提出。這枚祖母 綠曾作為著名的貝倫妮斯頸飾的一部分,于1925年巴黎國際現代化工業裝飾藝術展覽會上展出。貝倫妮斯頸飾遭損後,卡地亞決定為 此寶石再度完成新的設計。至此,我們尚不知是否這枚祖母綠已有了買家。在這一系列中,還可窺見某種參照了法國式花園噴泉的水主題,以及動物主題:鑲滿了鑽石的鳥形胸飾,羽翼展于一串薈萃了蛋白石與鑽石的不對稱項鍊上……

借助於珠寶雕刻大師菲利普·尼古拉斯(Philippe Nicolas)的巧手,卡地亞所鍾愛的“豹紋”主題展現于硅化木製的精美製品中。

在卡地亞展臺,我們得到了簡潔的保證:珠寶業“形勢良好”。

梵克雅寶:當儒勒·凡爾納遇上阿爾弗雷德·阿裏亞斯

梵克雅寶邀請了風格粗獷的設計師、演員、導演與劇作家阿爾弗雷德·阿裏亞斯(Alfredo Arias)來設計自己的展臺。後者與畫家魯本·阿勒泰羅(Ruben Alterio)合作,為梵克雅寶新系列設計出了極端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展示環境,靈感源自凡爾納的著作。如同夢境現前:人們走進展區,仿佛置身於廟會現場或是一間奇珍室內。天花板上,一隻章魚如影隨行,以費裏尼電影般的姿態延伸于這個“水下世界”。若説梵克雅寶以其花形主題設計而知名,此番獻給海洋的頌歌,無疑是創造出諸如鑽石藻類、藍寶石鯨這般形態的珠寶的一次良機:如同一次次夢的邀約。然而這些“旅行”同樣也延至月球或是深入地心。這對於一個始終選擇個性寶石的品牌而言,沒有什麼比這更自然的了,而用梵克雅寶全球首席執行官斯坦尼斯拉斯·德·奎西澤(Stanislas de Quercize)的話來説,就是“讓人怦然心動”。那兒,人們還將在“從地球到月球”的主題下發現一塊神秘的黑色蛋白石。

路易威登:旅行與花體圖案

路易威登的高級首飾設計以花體圖案的鑽飾開始,“路易威登專利鑽石切割”,2008年首次以其著名廠牌標識圖案設計而成一串項鍊。此番所有設計均由洛倫茲·鮑梅爾(Lorenz Bäumer)完成,他同時也為自己設計。正如路易威登的一貫風格,旅行總是支配著創作,這種旅行可以與某一處、某一種體驗或是一段舞蹈相聯繫。展區內,不同的布景設計對應著不同的系列。在“珍寶箱”系列中,首飾均陳列于一個個微型路易威登旅行箱中,打開的小盒展示著熠熠生輝、形態生動的寶石:雲朵、飛機、船帆……花體圖案的鑽石是最受寵的寶石,它們嵌入每塊寶石中,宛如點點星光……雖在雙年展上尚屬初來乍到,路易威登意在以遠離某种經典形式的獨特形態喚起人們的渴望。一條項鍊中蘊涵著1050小時的工作,巴黎是它們的誕生之處。出於好奇,也懷揣著某種擔憂與驚詫,競爭者們也紛紛光臨路易威登的展區。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