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以色列博物館在耶路撒冷新裝迎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4 14:50:58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耶路撒冷報道——5年前,當以色列博物館(Israel Museum)宣佈其擴建計劃時,人人都指望著博物館的董事會選一位明星建築師擔綱此項設計。畢竟,對這樣一家博物館而言,錢根本不是問題。這家博物館的贊助人中有一些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其中有幾位住在美國。然而,他們卻選擇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建築團隊,由紐約詹姆斯·卡彭特聯合設計事務所(James Carpenter Design Associates)和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埃弗拉特-科瓦爾斯基建築事務所(Efrat-Kowalsky Architects)領銜。該博物館經過重建和擴建的20英畝的場地將於7月26日(下週一)落成,將有力地證明這一決定中蘊含的智慧。建築師們並未在這個耶路撒冷老城西面以色列國家機關附近的海岬上強加新的形象,而是建立了一座簡潔有力的分館,對現存建築進行再定位,極大地改善並增強了參觀博物館的體驗。如今觀者們可以在一座屋檐下體驗2萬年的物質文明。

這座耗資1億美元的重建建築物中最惹眼的部分是一座新的由玻璃構築的遊客中心,位於赤陶製成的圍欄之中。這座遊客中心很好地為初次參觀的遊人標明東方的位置,同樣擁有一條規整的地下通道,通向該館原來那些建築,即由阿爾弗雷德·曼斯菲爾德(Alfred Mansfeld)20世紀60年代中期設計的一系列現代主義組件的結合,至今只可通過一條暴露在陽光和雨中的、長而傾斜的水泥小徑走進那裏。

地下通道可將遊人帶往一座新的三層、開放式入口的場館的底層,集中通向博物館的三座核心收藏館(專事考古、美術和猶太藝術與生活)和新的臨時藝廊。通過這一擴建項目中建設與翻修的結合,該博物館的藝廊空間從10萬平方英尺增加到20萬平方英尺,翻了一倍。

與許多博物館的擴建計劃不同,目標並非是將更多館藏拿出來展示。其實,重新安置其豐富的藏品意味著減少展品總數的三分之一,從12000件減少至8500件。質(而非量)才是該館的首要原則,尤其是在曾經顯得混亂的考古展廳,展出古物的數量幾乎減少了一半。

2萬年的物質文明可在一座屋檐下飽覽,從史前考古遺存,到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及非洲的雕塑,現代建築與設計,甚至還有當代藝術。如今藝廊空間的十分之一都用於展示當代藝術,佔據了原館建築的整個頂層。

在戶外,一群工人仍在勞作,以使建築與風景更好地相融,這是該項目不到一週前官方落成儀式時未完成的幾大核心元素一。而這些都無傷大雅,該館成功地保持了原先形象的精華:作為該地區最為廣博的博物館,並同樣關注未來。這是十年來最如有神助的博物館擴建項目之一。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