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瑞秋•弗倫講述在洛杉磯Itd的展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6 09:48:39 | 文章來源: artforum

布魯克林的藝術家瑞秋•弗倫(Rachel Foullon)參加過很多群展,是策展計劃《公共假日項目》的創辦人。她對我們講述了在洛杉磯Itd舉辦的首場個展,該展覽于三月十一日開幕。

展覽取名《計算》(An Accounting), 是有雙重意義的定義(指經濟學和敘事)。在Itd—-洛杉磯收藏家Shirley Morales新建的這座寬敞的畫廊裏,我將展出迄今為止所創作的最大雕塑。其規模可以和我去年秋天在紐約的Nicelle Beauchene畫廊的展覽相媲美,在那裏,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一個小空間,打造了一個密集的類似工作坊的環境,形成了一種恰到好處的親密感。過去幾年裏,我的作品參考了某些穀倉和農村住宅,在那裏,人和家禽家畜都是在一個屋檐下生活,這裡也存放勞動工具,儲藏糧食。這次展覽中我處理的是同樣主題性的現場,不過就好像我們步出了穀倉走到了外面,在這個自己做主的環境中,面向更多的一些演員一樣。

 

瑞秋•弗倫、《算盤》、2010、帆布、西部紅杉、染料、染色劑、金屬器件、 142 x 290 x 244釐米。裝置現場
 
 

展覽的重中之作是一件挂在天花板上叫《算盤》(The Abacus)的雕塑,這是用西部的紅杉木製四驅車做成,經過打磨完成,感覺就好像是打造傢具一樣。算盤的水準棱柱從天花板上垂下來,觀眾從下面經過,就好像一個臨時的拱廊一樣。它的構造源於Hallenhaus式房屋—這種撒克遜農舍將住宅和穀倉結合為一體,在15世紀的北美很受歡迎。這些穀倉和教堂一樣具有同樣的建築源頭。在算盤的設計中,支撐的斜桿完全向外,就好像芭蕾的小幅度屈膝動作一樣,這樣就給算珠留下了空間。

珠子是從帆布上裁剪下來的,每個作為一個莫比烏斯帶,中間都有一個孔。2005年在倫敦,在功能性設計中我發現了潛藏其中的莫比烏斯帶,當時我從一個農貿市場買了一捆家用抹布。他們都是長方形的,從中間一擰一折,就可以接在一起,於是形成了無窮盡的表面,很適合擦洗,也承載了無限的意義。在《算盤》中使用這種形式很適合表現季節的更替輪迴,收穫,生長,時間的迴圈,能屈能伸的形狀正好昭示了上述這點。就如馬克•吐溫的名言“歷史從不重復它自己,但是押韻罷了”一樣,或者説就好像一個小狗追自己的尾巴一樣。

每個珠子都是冷性的纖維活性染料和低量水分沉浸技法染成,於是産生了一種隨意的倣大理石效果。觀眾經過算盤底下,珠子顏色的變化就好像慢慢煮熟的白肉一樣,先是變成棕色,然後變焦,之後裂開,露出紅色,視覺感很強。最後,原來的樣子就消失了,疤痕變成了粉色。這種顏色上的動作是個抽象的想法,但是可作為一種創造體驗的方法論來應用,視覺上有爆炸性,很飽滿,承載著生動的想法,充滿了生命力,令人想往卻又痛苦。這正是與動物和土地親密生活的誘惑和壓力。對於與那種慾望相關的當代關係,以及農場與藝術家工作室的相似,我都很感興趣。雖然這個有房間大小的算盤並沒觀眾互動的(它懸挂的高度,使觀眾還不足以“使用”它),但這種體驗卻完全是身體上的。

《算盤》是一個計算工具,講述事物是如何保存或存在下來的故事。它的經濟屬於集體的文化記憶。算盤並不會像一個電腦那樣記錄或儲存歷史數據,但是可以將當下的時刻計算並保存。就好像Hallenhaus穀倉裏一體化的空間一樣,看起來向前又向後,如此這般,也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種思考。

— 文/ As told to Lauren O’Neill-Butler 譯/王丹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