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海外

瑪麗•裏德•凱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21 15:05:00 | 文章來源: artforum

斯蒂文•亨利•馬多夫(Steven Henry Madoff)評瑪麗•裏德•凱利(Mary Reid Kelley)最近在Fredericks & Freiser展出的兩件錄影作品《薩迪,最悲哀的虐待狂》(Sadie, the Saddest Sadist, 2009)和《女王的英語》(The Queen’s English, 2008)。關鍵詞:飽和,自我封閉,雙重性,雙關語,語言的不穩定

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泥足深陷,伊朗又岌岌可危,如今,戰爭似乎與我們如影隨形。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和電影開始關注目前的危機,但瑪麗•裏德•凱利(Mary Reid Kelley)的錄影卻很特別,它把我們帶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酷而又富有啟示性的環境。所有關於武裝衝突的現代記憶都難以擺脫世界大戰的陰影,驚人的破壞速度,同時開火的多線戰場,隨之崩塌的國際秩序。破碎的統一讓位於新文化的失范與社會動蕩對舊有秩序的毀壞。這就是凱利兩件近作《薩迪,最悲哀的虐待狂》(Sadie, the Saddest Sadist, 2009)和《女王的英語》(The Queen’s English, 2008)故事展開的背景。這兩件集表演、詩歌、繪畫于一體的作品主要講述了大戰期間在工業勞動、死亡和性中被推向附庸地位的兩名女性的經歷。

今年九月,凱利在Fredericks & Freiser舉辦了紐約的第一場個展,這也是兩件錄影作品的首度亮相,但她對戰爭的興趣卻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2004年,從明尼蘇達州北地市(Northfield)聖歐勒夫學院(St. Olaf College)畢業三年後,她受到邀請參加學校舉辦的一個群展。她的參展作品是兩個剪紙布景的照片,其中一個是著名的硫磺島升旗儀式,另一個是一名婦女哀悼她在二戰中喪生的兒子。第二個場景對凱利的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失去親人的消息以一封信的形式送達,這種傳統的敘述形式直接關係到凱利對“文化各個節點上歷史戰爭敘事的不斷重塑”(藝術家本人語)與日俱增的興趣。喪失的語言和意義在語言中的喪失——既幽默又哀婉,既用於公眾也適於個人——變成她創作的主題。2007年,凱利重返校園,在耶魯攻讀繪畫專業的碩士學位,這期間她開始關注學校為大戰中陣亡校友建造的紀念碑,銘文和戰鬥名都被刻在柯林斯圓柱柱廊的柱頂盤上。她不僅研究刻在衣冠冢上的人名,還在第一年學習之後去歐洲拜訪他們的墳墓,埋首于當時流行的歌曲和詩歌。

 

瑪麗•裏德•凱利,《女王的英語》(2008)劇照,黑白錄影,時長4分20秒

 

她從這些詩歌裏——如威爾弗雷德•歐文(Wilfred Owen)的著名詩句“紅唇再紅也紅不過/被陣亡英軍親吻過的帶血之石”——發現了一種敘事結構,其押韻和重復的規則創造出一種自我封閉的邏輯,強化了表達,就像凱利本人所言,實現了一種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達到的“飽和”。凱利也很欣賞那些從政治角度支配語言的當代女性藝術家,比如阿德里安•派珀(Adrian Piper)和珍妮•霍澤爾(Jenny Holzer)。在耶魯求學第一年,她看到張英海“重工業”裏的文本動畫後深受啟發,她説:“我開始意識到,把文本變成時基性質的東西(time-based)是從結構上提高飽和度的好辦法。”她把這些興趣都用到了《女王的英語》中。故事主角——一名女護士在看護垂死的戰士時無力面對眼前的一切,於是躲進委婉語。意義直接性的喪失反映了在死亡面前失去生命力的身體。國王的英語和國王的僕人把語言和生活無情地交織在一起。

在凱利眼裏,這名護士承載著一種比喻上的破裂,她隱晦的婉言代表語言內部的一種傳染病。當凱利著手第二個項目《薩迪》時,她想到使用真正的傳染病和另一類轉移意義的語言工具——雙關。受安吉拉•伍拉科特(Angela Woollacott)關於大戰期間英國軍工廠女工的書《他們的死活全靠她》(On Her Their Lives Depend , 1994)啟發,凱利創造了薩迪和她的情郎傑克。薩迪是一個軍工廠的女工,傑克是一名即將啟程的海員,兩人用一齣迷戀和傳染的戲講了一個戰爭和社會秩序斷裂的故事。一次短暫的交歡以薩迪感染淋病(clap)告終[譯注1]。整個錄影只有短短的七分鐘,但密度極高,充滿了各種視覺及文字上好玩兒的雙關語和韻律。凱利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女工和海員,兩人都是卡通世界裏的卡通人物。為了向《瘋貓》(Krazy Kat)的創作者——二十世紀早期偉大的漫畫家喬治•赫利曼(George Herriman)致敬,片中所有事物都被涂得跟黑白簡筆畫一樣:一間房;一杯茶,一個湯勺,若干方糖;就連薩迪和傑克也都是慘白的臉,黑洞一樣豎直橢圓形的眼睛。

1   2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2009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當代藝術博覽會
· 雕塑家Peter Forakis (1927-2009)去世
· 在威爾第的故鄉感受音樂
· 表達女性自在的心聲——看美國當代女畫家麗莎·尤斯塔維奇的繪畫
· 那不勒斯: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