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海外

雙城記:FIAC vs. Frieze(多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30 08:25:06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Frieze力撐當代藝術 Fiac懷舊路線走的穩

 

 

 

 

 

同在一個藝術圈,巴黎的FIAC與倫敦 Frieze作為大型藝術博覽會,自然是眾目焦點。關於誰能在市場裏佔有支配地位,誰更能吸引藏家停下腳步得到他們的關注,都是兩個博覽會必爭之處,儘管沒有人可以妄下斷言,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卻在真實的上演。

 

 

 

 

剛剛結束的Frieze,眾所週知的特點是力推當代藝術這一塊最熱門的作品以及藝術新星。正在舉行的Fiac更青睞前輩級的藝術家與低調有品味的佳作。今年,藝術界N多人將賭注押在巴黎的Fiac上。

在這場競賽中的風險是很高的。整個藝術圈都在盯著這些盛會,包括邁阿密與巴塞爾,瑞士等地的藝術活動,試圖從中觀察推測出藝術市場的風向。倫敦的各大拍賣行每年都是隨著Frieze藝術博覽會的舉行而開始秋季拍賣,目的也是如此。以往經常每個月都飛往全球各地參加藝術活動的藏家們,今年均不約而同的只選擇參加一兩個重要的博覽會。如果説以前參加Frieze與Fiac的人群中游客不在少數,今年去的大概更精銳,買家與藏家為隊伍主體。

 

 

 

 

 

 

巴黎的Fiac自從成功吸引到以前Frieze的擁躉,比如Nicole Klagsbrun,Mitchell-Innes &Nash等畫廊,人氣就越來越高了。話説今年的Nicole Klagsbrun畫廊簽約藝術家Matthew Day Jackson,因其獨特的頭骨雕刻藝術,成為法國大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諾特(Francois Pinault)的“新寵“。也許是因為主要代理現代藝術以及戰後經典作品的Mitchell-Innes &Nash畫廊更適合這裡,而不是一直堅持其年輕美感的Frieze,所以才轉投Fiac懷抱。博覽會有自己的風格與路線,畫廊也有自己的一套計劃與操作。

 

 

 

 

有一點,Frieze可能要落下風——經濟危機之後,古典以及經典藝術品保價最高,當代藝術與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價位跌落谷底。而主打經典藝術這張牌的Fiac可能更賺錢,在這一方面,走“青春路線”的Frieze貌似遜色一些。先來總結一下今年上半年的藝術品市場情況:佳士得的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品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六,跌到了621萬美元,而戰後與當代藝術跌的更慘,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二十四的成交額。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第七屆Frieze的舉行,更像是一場測試活動,YBAs已經漸漸老去,達明·赫斯特,翠西·艾敏在Frieze上的出現,也不會引起當年那樣的話題與轟動。是不是當代藝術已經不再受市場歡迎呢?

Frieze神話還可繼續嗎?後來者居上的Fiac

 

 

 

博覽會實際上也是巴黎與倫敦兩城的文化力量為了贏得藝術界的關注而進行的一場“比賽”。倫敦,有蘇富比佳士得這樣的大拍賣行撐腰,在沒有遭遇經濟危機前比巴黎要有優勢;不過今年的巴黎可是大出風頭,因為成功舉辦了一場最奢華的拍賣贏得滿堂喝彩,佳士得在巴黎對YSL創始人伊夫·聖羅蘭與事業搭檔皮埃爾·貝爾格的遺産進行拍賣,收穫了四億四千三百萬美元。“最大的不同之處,倫敦藝術市場是突然遭受重擊,很多人因此破産,而巴黎卻一直是追隨經典藝術,巴黎的錢更值錢一些。”來自柏林的藝術商Johann Konig剛參加完Frieze,這邊廂又來到了Fiac,他的評價十分中肯。

迄今為止,Frieze仍然跟隨去年的操作模式。它雖然誕生的比較晚,但甫一齣世,便受到高度重視,2003年在倫敦攝政公園的首次開幕,就很有面子的請到了當時最紅的畫廊來秀新人新作品。倫敦跟紐約的銀行家們聞風而至,摩肩接踵的來捧場,甚至連中東,亞洲以及俄羅斯地區的富豪們也非常感興趣,不過隨著經濟起伏,曾經豪擲千金的氣派已經不見,種種關於交易的神話也隨之蒸發無形了。

 

 

 

相比之下,Fiac的蛻變更像辛德瑞拉的童話:早在1973年,Fiac已經開始舉行了,不過當時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直到三年前從巴黎郊區搬到市中心的大皇宮——這座金碧輝煌的半球型玻璃建築裏,突然一時間名聲大噪,吸引了歐美各地大藏家的注意,包括紐約知名的藝術經銷商寶拉·庫珀(Paula Cooper)。去年秋天當代藝術市場的驟沉,令嗅覺敏銳的藏家立刻發現Fiac走“懷舊時尚”路線的價值,仿佛離Fiac越近越像吃了定心丸,巴黎藝術商Eléonore Malingue慶倖,“我們沒有盲目跟風(指當代藝術),所以也沒損失多少。”

爭完市場爭藏家雙方打起“口水仗”

 

 

 

 

隨著兩個藝術博覽會的“比賽”升溫,不僅僅是藏家與藝術商之間的競爭,連展會組織者與策展人也都不甘示弱,堅決“捍衛”自己的一方:蓬皮杜新藝術節的藝術總監Bernard Blistène力讚Fiac“是一場尊重藝術,不玩藝術投機的盛會”,而Frieze項目的策展人Neville Wakefield語言更是尖酸刻薄,説藏家去巴黎大概是為了食物而不是藝術。

兩個博覽會都聲稱每年至少吸引到到六萬遊客,人數比邁阿密海灘的Art Basel多三分之一;都拒絕透露成交額。但是據藝術商們的説法,Fiac的足跡更廣一些:210家畫廊,比Frieze多45家;在大皇宮(Grand Palais)的展位,Fiac每平米收費590美元,Frieze倫敦攝政公園的展位大概是400美元每平米;兩者都對展位的全部租出在起初是不抱希望的,在這一點上,即使是在全盛時期也是如此。

Frieze的副總監Amanda Sharp説此屆的倫敦博覽會以大跨步的姿態邁過市場的不確定性——用新生代畫廊來填補空缺,支撐起其一貫的鋒利態度。即使如此,Frieze仍不得不向藝術市場的崩潰局面低頭,在委託之下增加了很多新作品。包括丹麥藝術家組合Superflex的四個短片電影,內容諷刺性的揭示了金融危機下民眾的真實恐懼,遊客可以在大皇宮前門入口處欣賞到藝術家作品;波蘭藝術家Monika Sosnowska計劃在攝政公園帳篷上面創作一個波蘭文化宮的未命名模型,這座三層混凝土結構,將出現在帳篷的屋頂上。“它是想推翻我們的文化殿堂呢。”,Fiac策展人Wakefield很幽默。

 

 

Fiac要比Frieze會做生意,巴黎一向是遊客天堂,凡爾賽宮的早餐,被改造成巴黎當代藝術展覽館的Palais de Tokyo,還有杜樂麗花園夜晚的煙火晚會,都可以吸引消費。正如美國惠特尼美術館的董事之一Ray Learsy一陣見血的説明:Fiac不過是利用巴黎的一些令人愉悅的特性進行短時間內的市場操作,其實法國整個的經濟仍然處於低迷狀態。

藝術商與藏家評價最公道:兩個都不錯

 

 

 

 

 

 

 

Frieze藝術周上其他的一些好作品: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的一顆鋁制的粉白色油橄欖樹,原型是一株已經生存了兩千年的“活化石”;紐約藝術家Barnaby Furnas帶來了一組新的水彩作品;Jim Hodges的“黑暗之門”的雕塑價格為七十五萬美元,這件令人過目不忘的作品是一間堆滿澆上香水的金屬釘的房間,濃烈的氣味與尖銳的金屬予人深刻的記憶。Frieze藝術週期間,Hayward 畫廊推出了埃德·魯沙的回顧展,華萊士收藏館展示了達明·赫斯特的新油畫,大部分展示的是藍黑背景下的白色頭骨。倫敦主要的拍賣行準備開始一系列當代藝術拍賣,Martin Kippenberger的“巴黎酒吧”作為拍賣的第一件lot,佳士得期望可以賣個至少一百二十萬美元的價錢。

 

 

 

 

 

 

 

在巴黎,你可以看到久違的現代大師們的作品,由Fiac中堅力量的十家大畫廊聯手推出一個名為“Modern Project”的展覽項目,其中有紐約的Acquavella畫廊,蘇黎世的Thomas Amman畫廊,巴塞爾的Galerie Beyeler還有巴黎的Malingue畫廊。項目在博覽會裏佔有一個相當大的共用展位,呈現了幾十位藝術大師的作品,包括康斯坦丁,蒙德里安與費南德·雷捷等人。據説這些名單,早在六月已經添進Fiac的花名冊內,像之前的伊夫·聖羅蘭的遺産拍賣期間,現代藝術就賣的很好。

紐約藝術經銷商Per Skarstedt之所以加入今年的Fiac是因為意識到歐洲買家購買能力強。本屆的博覽會上,他代理的藝術品百分之四十被歐洲人買走,比前年的銷售多一倍。他認為自己需要在歐洲地區加大活躍度,更深層次的接觸這裡的藝術市場。Per Skarstedt的展區裏,藝術家Cindy Sherman與Christopher Wool的作品定價一百五十萬美元左右;Rosemarie Trockel的一幅油畫十五萬美元。其他的亮點作品在Fiac上還有很多,像攝于1970年紐約的Babette Mangolte充滿激情的舞蹈照片。臨時增加的80家畫廊的攤位在盧浮宮的庭院裏,一直到25日,想必都是藏家們精心挑選的大好時機。

 

 

 

 

 

 

為了讓市場繼續成長,巴黎的藝術界開始著手在中東地區發掘潛在藏家,其中伊朗是首選。Emmanuel Perrotin將在本屆博覽會中推出伊朗藝術家Farhad Moshiri的波普文化風格的鑲嵌畫,作為行動的第一步。本月24號,也就是今天,法國第三大拍賣行Artcurial將首次推出伊朗以及阿拉伯地區的現當代藝術,Moshiri先生創作于2001年的“La jar”被Artcurial作為拍賣第一件藏品,估價為七萬三千美元。

來自比利時的藏家Mark Vanmoerkerke在被問到更喜歡哪一個博覽會的時候,他不予置評,“我住在一個小城裏,離這些作為藝術中心的大都會太遠,如果在一天的時間內就可以瀏覽200家畫廊,這樣的博覽會我都會去的。”

1   2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加拿大的Ritchies 拍賣行破産倒閉
· 英國:世上最大複製版《蒙娜麗莎》亮相(組圖)
· FIAC藝博會:現代大師作品成交寥寥 杜尚獎名花有主
· 倫敦舉辦邁克爾·傑克遜紀念品展
· 艾未未森美術館個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