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觀點

經典見證 改革求新——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訪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16 00:27:3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

2009年10月,廣東畫院迎來了五十週年慶典。針對廣東畫院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介紹了廣東畫院的發展歷程及改革試點等問題,對於探討當代畫院的改革以及未來發展,均有啟示意義。  

張澤明:廣東畫院創辦至今,已走過50年發展歷程,它所秉承的藝術主張、主要任務及治院理念是怎樣的,對廣東美術的改革發展有何意義?

許欽松:廣東畫院與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四大畫院之一。它成立於1959年,成立初期稱“廣州國畫院”。凝聚了廣東省、廣州市領導的關懷與厚望。時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長的吳南生同志,以及時任廣州市市長的朱光同志等領導,為廣東畫院的誕生花費了大量的心血。1962年,“廣州國畫院”更名為“廣東畫院”。建院初期,畫院主要任務是:“研究、創作、培養人才”,並根據既定的目標積極進行研究和創作。我是廣東畫院的第五任院長,前四位分別是黃新波、關山月、王玉玨、劉斯奮。我們確立了以“學術立院”為主張,推出一系列文化講座,並制訂“硬性規定”:每位畫家選取1-2項文化科目進行專修和研究,這項文化包括哲學、美學、文化學、古典文學、詩詞、書法、篆刻等。我們的治院理念是一切以人為本,吸納社會通才,重實績重貢獻,激勵鼓勵畫家多出精品力作,多搞重大主題性作品的創作,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廣東省委宣傳部為我們提出了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畫院、畫家應成為各個學科學術帶頭人的目標,這成為畫院各方面建設的一種動力。

張: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又掀起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而廣東畫院作為改革試點,有什麼被全省乃至全國可鑒可學之經驗?

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改辦的直接領導和支援下,廣東畫院實行了既有創造性又從本單位實際出發,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改革思路。總的要求有三點:第一,不要因改革而傷學術元氣;第二,不能因改革影響文化的沉澱和思考;第三,不能因改革挫傷了畫家們的積極性,而是更體現人性化,更利於調動畫家的積極性,更利於人才的培養與成長。例如,對個別平庸的畫家,我們的做法是,不是硬性化的離崗,而是讓他們分管一些學術行政工作,在幹中學,在學中乾。使他們從專職從事創作研究向兼具學術和行政職能轉型。這樣,符合本單位實際,也符合藝術規律,形成公平、公正、和諧的學術氛圍。具體措施是打破“大鍋飯”、終身制的舊格局,實行全員聘用制度。逐步推行公開招聘制度,在全省乃至全國公開招考,擇優聘用。在準備興建的畫院新址,設有外省外籍藝術家工作室。完善崗位考核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成立簽約畫家制度”與“成立廣東青年畫院”,已成為兩個突出的亮點。前者,在全省公開選拔人才,簽訂勞動合同。他們除了人事、勞動關係外,與本院專業畫家同等待遇。三年為一屆,首批已有20名入選。對不稱職者,實行淘汰制,可提前解除聘期;對優秀者,不但可續聘,還可調入廣東畫院。首批簽約畫家簽約儀式于2007年6月8日在廣東畫院舉行。自實行簽約畫家制度兩年多來,簽約畫家和院本部畫家在學術追求上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藝術創作上碩果纍纍。在畫家編制和辦院經費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簽約畫家制度加強了廣東畫院與外界在學術等方面的聯繫,也體現了廣東畫院向外拓展和輻射的學術態勢。後者,廣東青年畫院是廣東畫院作為廣東省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試點單位所提出來的體制改革方案之一,是廣東畫院直接領導下的非營利學術團體,它是對畫院體系多重立體結構的良性拓展和學術延伸;同時也是廣東畫院富於前瞻性的創新機制模式,這對於廣東省青年優秀美術人才的培養與凝聚起著重要的作用。第二屆廣東青年畫院的20位畫家,是由廣東畫院、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畫院等省內主要學術團體的專家所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從全省300多名40歲以下青年畫家中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之前第一屆廣東青年畫院以其高品質的藝術創作和展覽完好地呈現了廣東青年藝術家們的實力與狀態,在業界與社會上取得了廣泛的影響和好評。它將以學術專題展的形式積極地介入到對新時期下藝術形式、語言、內容、風格等美學本體問題的探討。院本部畫家、簽約畫家和青年畫院畫家三位一體的主創力量,正形成一個充滿學術氛圍,相互促進的良好機制。

張:廣東畫院以“學術立院”,打造全國一流畫院的具體舉措是怎樣的?

許:目前,廣東畫院共有三個學術品牌並已納入政府的藝術項目。其一,“廣東畫院創作年度展”。這一品牌是一年一度的拳頭項目。要求每位畫家必須拿出至少三件新作參加展出,從中選出優秀作品參加由中國文化部和中國美協主辦的各類學術展覽。其二,廣東畫院“學術提名展”現已舉辦了二屆。依照畫院的學術主張及理念,每屆確立一個主題。前兩屆立足廣東,明年將面向全國,以後經過數屆打造,提升廣東畫院的影響力,進一步覆蓋全國的高品位學術品牌。其三,“‘9+2’泛珠三角文化項目·廣東畫院作品展”。2005年11月,我們召開了全省各地級市畫家負責人聯席會議,確立了“9+2”項目,它將文化融入大佈局,去發展大美術圈,做強做大廣東畫院的學術品牌。我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促進了廣東畫院畫家與全國各地畫家的交流與了解。到目前,我們已完成海南、湖南、貴州的巡展。明年又將到雲南等地開展學術交流。此外,我們還通過創辦廣東畫院院刊,提升畫家的學養學術專業水準,將專職畫家推向更廣闊的活動平臺,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的能力和修養,培養和催生新一代名家、大師。

張:未來廣東畫院有何發展戰略?

許:今年動工興建畫院新址,首期建築面積達1.9萬平方米,分二期,可達3.5萬平方米,除畫家工作室外,也設有省外國外畫家創作室,還有一個佔地8000平方米的廣東畫院美術館,可接納大型畫展,免費對外開放。我們還將建立美術圖書館,為群眾閱讀服務。下一步我們還推出藝術下鄉,藝術走進社區,把高水準作品送入百姓家,為社會服務,為百姓服務,為大局服務。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許欽松、楊之光等13名家聯袂作五百平尺嶺南大畫
· 許欽松委員:進一步完善民辦博物館、美術館政策法規
· 許欽松:藝術品如能做硬通貨可減少流失
· 葉綠野師生書畫展在廣東畫院開幕
· 廣東美術六十年:別開新天地 抒情領風騷(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