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會現場
希克
近日,著名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烏利·希克,參加了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辦的“中瑞藝術家合作交流討論會”,並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談了他對去年下半年爆發的經濟危機衝擊全球藝術市場的看法。他表示,這次市場危機,對真正的收藏家來説恰恰是難得的機會。
藏家不受市場影響
希克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就作為最早一批中外合資企業的高管來到中國,並系統地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正如參加討論會的《藝術當代》雜誌主編徐可所説的,他當時走訪了1000多個藝術家工作室,收藏了大約2000件作品。這次經濟危機直接衝擊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對此,希克表示,他還在繼續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他還有這方面的熱情。因為這是有很高回報的事情,也是了解中國的好途徑。
由於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價格暴漲,他改變了以往“系統收藏”的做法,而是每年收五六十件,收藏也變得比較“宏觀”,很嚴格地挑選作品。現在市場下跌了,他的收藏計劃沒有改變,也許還會擴大他的收藏件數,而這要取決於他看到了什麼作品。他還強調,不管這個市場怎麼走,他都會繼續收藏,他並不關心他收藏後藝術家的作品價格。
市場下跌有好處
希克注重與藝術家的直接交流,談到這次市場危機對藝術家的影響,他認為那是正面的,對藝術家是個好事情,因為藝術家有更多時間去考慮自己的藝術而不是去關心市場。藝術家不應該抄襲自己或抄襲別人。只有這樣才會使中國當代藝術更有競爭力。他還表示,價格下跌對他這樣的收藏家有利。他坦言:“我希望比現在的價格還低。因為我不賣作品,我要收藏。”
談到一些重要的國際收藏家拋售中國當代藝術,他表示,每個收藏家都有不同的想法。藝術品轉讓本身是正常的。但是收藏家應該坦白地向藝術家説清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以收藏的名義得到了很低的價格,卻在市場上高價拋售,他覺得這對藝術家很不公平。
需要更多獨立批評家
希克還創立了“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用以表彰並推動中國當代藝術。他表示,中國需要更多獨立的評論家,但直到最近還沒有明顯的進展。人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當代藝術由市場來確定藝術的好壞。近兩年許多藝術雜誌出現了,但其藝術評論並沒有達到標準。同時,中國還缺少成熟的機構。一方面很多人想參與,另一方面缺乏批評家與美術機構。因此在CCAA獎中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批評家獎,希望讓評論家在中國能夠以獨立的藝術批評為生。
談到他要在中國建一個博物館,他又表示,這要費很大工夫,但所有這些還比不上軟體的建設。中國這方面開始得晚,因此也可能會花許多時間。因為這沒有捷徑可走。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比如深圳在建的博物館規模非常大,但光有很大的空間、很好的設施還不夠,需要大量專業人士。但是中國缺少專業人士,面臨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軌跡
希克表示,他的收藏,是從星星畫會的一位無名畫家的作品開始的。剛到中國時,他還只是對西方非常前衛的藝術感興趣,所以一開始並不在乎中國藝術,過了一段時間才開始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當時他覺得很奇怪,中國當代藝術沒有人收藏,不管是私人還是機構,都沒有人對那些作品感興趣。他覺得這件事要有人來做,來收集、來記錄中國當代藝術,作為思考者,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軌跡。
他強調,他的收藏是按照記錄當代藝術的整體面貌進行的。一方面他一直收藏各種類型的作品,包括錄影、繪畫等等;另一方面,一旦他已經收藏了某個藝術家的作品,如果這個藝術家有新的不同於以往的作品出來,他還會再收藏。
市場暴漲後,他開始資助一些項目,對此他表示,這些項目本身有的會給他帶來收藏,有些則與他的收藏沒有關係。
也許是巧合
徐可在討論中提到,有3位瑞士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作出了歷史的貢獻,除了希克作為收藏家外,還有香格納畫廊的負責人勞倫斯·何普林,以及2007年首屆“上海當代”的藝術總監皮埃爾·于貝爾。
希克則就為什麼是瑞士人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表示,瑞士人有收藏外國當代藝術的傳統。不僅在中國,瑞士人在法國、美國也有這樣的事例:瑞士人經常是歐洲的思考者,喜歡收藏來自外國的藝術品。世界上類似美術館、博物館的第一個公共機構就誕生於16世紀的瑞士巴塞爾,在那裏,普通市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收藏藝術品。不過他又説,瑞士人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也許是巧合,“因為我之前也收藏西方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