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虹:以西潤中,在傳統根基上探索創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3 09:14:5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青年藝術家鄭虹

2013年第三屆“中華新星”藝術獎(百人會英才獎藝術類獎項的名稱)于10月31日舉行了頒獎典禮,來自全國15所高等美術院校的15位碩博士研究生獲得此獎項,其中來自清華美院的博士生王巍、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碩士生白冰洋、鄭虹分別獲冠軍和第二、三名。藝術中國對“中華新星”獎第三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鄭虹進行了採訪。

藝術中國: 你剛剛獲得了“中華新星”藝術獎(百人會英才獎藝術類獎項),向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感受吧!

鄭虹:首先非常感謝周昌新藝術基金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參與其中並結識了更多朋友,也開拓了視野。昨天晚上的百人會活動中,能夠有機會和各高校的優秀人才以及德高望重的師長一起交流令我感到受益匪淺,它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藝術中國:該獎項非常強調藝術創新,那您覺得在您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是如何體現這一點的呢?

鄭虹:我覺得我主要是在題材上和別人區別開吧。因為我用“界畫”的方式來畫當代建築,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這種方式作畫了。我有過在俄羅斯的留學經驗,我希望能夠“以西潤中”,把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我之前在中央美院蔣採蘋老師工作室學習重彩,再加上俄羅斯學習的經驗以及界畫技法,我試圖把這些要素都融合起來,進行自己的探索和創新。

藝術中國:在今天的藝術中很難看到“界畫”的面貌,什麼啟發了你把界畫的創作方式運用到作品中?

鄭虹:這要從我還在合肥的時候説起,當時我的師父是畫青綠山水的謝宗君先生。有一年暑假我去拜訪他,他在畫合肥市裏的一個大建築物。他當時也讓我畫,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比較難,因為沒畫過建築,但他鼓勵讓我嘗試一下,上手之後我覺得也挺有意思的。後來到俄羅斯讀本科,即將畢業的時候我覺得應該為自己的留學創作留下點什麼,當時我覺得俄羅斯的教堂、那種“洋蔥頭”式的建築特別有意思,所以我就嘗試著畫了一幅六米長、寬兩米四的畫,畫中把海參崴的全部建築和中國山水結合在一起,這種探索引發了我後來用這種方式創作的興趣。

《夢•魂》紙本重彩140×200cm

藝術中國:您後來也和蔣採蘋、許俊老師學習過,他們對的的繪畫有哪些幫助?

鄭虹:之前的國畫都是我在家自學的,跟蔣老師和許俊老師學習後,他們把美院學院這一派的東西教給我。他們都很強調創新,認為題材要和別人區別開,一味模範別人的東西就永遠都畫不出自己。之後就是寫生、臨摹、創作,通過這些方面的學習,我自己也慢慢悟到一些東西。

藝術中國:剛才您也提到您的老師都非常強調創新,那麼您未來創作中有哪些打算?

鄭虹:未來的路很長,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先沿著自己現在的路慢慢探索,也不是説我就一定要畫這個。在不同的環境下,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想法也是不同的,這就可能影響你使得你畫的東西也會有所變化。所以我想還是要先慢慢積累,慢慢探索,然後再去考慮未來的走向。

藝術中國:您現在畫的是工筆畫,工筆畫有其自身的特質,您覺得用這種方式創作是否有其底限?

鄭虹:對工筆畫來説,我覺得還是要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去創新吧。因為老祖宗的根是不能丟的,最傳統的工筆還是要從它的線、色入手,所以雖然要創新,但是這方面也要不停練習。

藝術中國:該獎項的授予對像是那些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年輕人,從而鼓勵他們在自己專業領域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獲獎後您自己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鄭虹:獲得這個獎我覺得非常榮幸,但是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想我會更加努力,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想讀博繼續學習。要是有出國的可能,我也想出去看一看,因為想把很多西方的東西和元素加入中國畫的創作中,所以這些方面還有待於慢慢探索和不斷創新。

下一頁周昌新:激勵學生走向世界是"中華新星獎"的目的上一頁白冰洋:藝術是一個傳承和發展的過程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