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一位融匯東西、輕靈飄逸的大師

一位融匯東西、輕靈飄逸的大師

時間: 2011-04-12 17:57:08 | 來源: 藝術中國

文/索倫•麥理肯(《國際先驅論壇報》 藝術評論家)

李華弌汲取傳統之精髓,注入現代之藝術。

(倫敦)在截止于11月30日的Eskenazi古董行展覽上,李華弌的作品卓然特出,令觀者嘆為觀止。

李華弌,1948年出生於上海一個富裕的家庭,安然渡過了文化大革命,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然而更令世人真正為之一震的是他舉世無雙的繪畫技法,他吸收了中國文人的繪畫傳統,並把它引領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這是李華弌作品在歐洲的第一次展出,共有設色水墨畫20幅。除了其中一幅,其他全部創作于2006和2007年,品質均屬上乘,日後必將載入史冊。《嵐影浮煙》描繪了黃昏到來之際,飄渺的群山高聳雲端,山腰為一道耀眼的光亮所籠罩。這幅作品是對大自然的抒情頌讚,許多人看完後,都會感到¬¬¬¬振奮。這幅作品前後共花去李華弌近八周的時間,完成于2006年7月初。

用輕盈的筆觸顯示灰、黑顏色的細微變化,淺色的渲染效果,以及樹立山頂的小松樹,都表現出李華弌對北宋(11-12世紀)時期畫風的推崇。這幅山水畫就如同人們夢臨仙境見到的美輪美奐的世界。

然而,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不論是李華弌的這幅山水畫還是其他作品,又都不像宋代繪畫。

即便在李華弌刻意模倣宋代作品的扇面山水畫裏,我們一樣可以感受到一種不同的審美氣質,還有他非常獨特的運筆手法。

今年完成的名為《沐月涼亭》的冊頁作品。畫面前端的樹木中國味十足。然而,樹木從構圖前端拔地而起、山體覆蓋畫面右側的特徵,又都表明作者曾經長期浸淫于西方藝術。畫面頂端那輪小小的淺黃色圓月,也透露著西方藝術的痕跡。

創作于2003年的《幽壑隱翠》,是李華弌山水畫創作中尺寸最大的一幅(也是2006年以前唯一一幅大型山水畫),微含了謝爾蓋•波利雅科夫(Serge Poliakoff)的抽象構圖特徵。其中多多少少暗示了西方藝術的知覺,雖然並不明言。

雖然在大多作品中,我們確實無法指出李華弌汲取了哪國的藝術,效倣了哪一流派。但是毋庸質疑的是,李華弌的山水畫都具有中國的氣質,而在畫面構圖、細節表現以及光線處理上,卻又是中國前所未見的一種全新創造。

個中原因不得不追溯到畫家的個人經歷。李華弌,六歲始習書法、繪畫,師從上海著名畫家王震之子王季眉。青少年時期,興趣大轉。十六歲起,轉而師從張充仁。張氏曾在比利時皇家學院接受正式的西方藝術訓練。這樣的經歷無疑讓李華弌少走了很多彎路。

年輕時,李華弌偶爾也曾幻想過當藝術家。後來在那些動蕩不安的歲月裏,他更是深陷於這一理想。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李華弌再也受不了被強制參加現實主義創作,從此出於本能,並在幼年記憶的指引下,開始了尋求藝術靈感的旅途。

為了傳承歷史悠久的中國文人繪畫傳統,李華弌開始遊覽山水名勝,特別是位於安徽的黃山吸引了他。由於佛教曾對中國早期藝術巔峰時代産生過重要影響,李華弌因此也逐漸對佛教發生了興趣,並參觀了敦煌莫高窟,觀賞了創作于西元7-9世紀的敦煌壁畫。本次李華弌展覽畫冊中的一幅觀音畫像,就是受了敦煌壁畫的啟迪而創作的。這幅畫表現了作者高超的技藝,具有復古主義傾向。

1982年,李華弌攜妻子移民美國,定居舊金山。這一決定十分大膽,李華弌可能因此而與中國斷絕聯繫。這位成長之中的藝術家進入了舊金山藝術大學進修,並獲得了碩士學位。這個時期,無論何種形式的現實主義,即便是他曾經嘗試過的各種抽象繪畫實驗,都沒能引起他的興致。此時,李華弌真正著迷的是同胞張大千的作品,他感受到張的作品裏糅合了中國傳統和西方藝術,特別是德國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影響。正如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策展人邁克爾•奈特(Michael Knight)在展覽畫冊的序言中所説,李華弌從這個時期開始嘗試張大千的潑墨畫法。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為李華弌舉辦了一次個展,把他的敦煌畫風作品和抽象表現主義作品挂在一起,看起來充滿矛盾,就好像畫家得了藝術精神分裂症。

李華弌花了十年時間才得以突破。有一天,他不小心將墨水灑在一幅橫卷作品上,隨即揮筆將墨水鋪開。這時候,出現了十分不真實的景象,樹榦和山腰若即若離。慢慢地,李華弌開始努力回歸山水畫傳統,他一點一點地走向中國傳統,最終實現了與中國傳統的銜接,這從1995年創作的《萬壑松風》裏可以看得出來,這也是李華弌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大作。

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李華弌個展上,藝術品經銷商、收藏家張洪曾把他收藏的這張作品借出展出。張洪在畫冊中提到,這幅畫既有 “北宋的雄強挺拔”,又有“南宋的空靈俊秀”。在談及那些與觀眾期待截然相反的“體量和凹度感”時,張洪(也是畫家)開玩笑説:“作為一名藝術家,我也納悶,‘他是怎麼做到的?’”

1992-1996年間,李華弌總共只創作了16幅作品。但此後,像離弦之箭一樣,他的第一幅驚世作品問世了。大概在1997-1999年間,他畫了一座暗淡的山峰,以雲霧繚繞的群山為背景,飛瀑穿插其間。

1997-1998年,在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咏雨詩》的啟迪下,李華弌繼續創作了名為《微雨芳草岸》的橫卷。

李華弌眷戀北宋山水畫傳統。他在接受採訪時説,直到1978年,他才看到北京博物院收藏的范寬的《雪景寒林圖》,這是他第一次見北宋畫作真跡。1988年,李華弌得以前往台灣,參觀了藏有大量皇家藝術珍品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其中,郭熙的《早春圖》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令人驚異的是,李華弌在沒有任何師承的情況下,重拾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畫法。

最近,李華弌常常回國遊覽,有時一待就是幾個星期,然後再回舊金山的畫室進行創作。只有這樣,他才不會因名氣大而受擾,才能安心創作。去年,上海著名學者、中國畫鑒賞專家陳佩秋女士極大地稱讚了李華弌的才華,並正式收他為徒。對李華弌而言,這是莫大的榮幸。陳佩秋女士曾被聘任為好幾個大博物館的資深顧問,如今已有86高齡。

李華弌雖然身在西方,如今他已重新與中國聯繫上。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成為21世紀的藝壇巨匠。本週四在倫敦開幕的“亞洲藝術周”上,以李華弌的展覽作為首展,對Eskenazi古董行而言,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本文刊載于2007年11月3-4日版《國際先驅論壇報》)

一位融匯東西、輕靈飄逸的大師